第306章 禁区的大山即将崩塌,人工血管研发问世!(2 / 3)

了人类未曾踏足过的领域。

这个方向的第一个脚印,是我们留下的。

因此,不用再赶进度。

把控质量、保证数据的严谨,才是当务之急。”

“收到!”

“争取一年内做出能上动物实验的产品!”

“一年?你看不起谁,六个月!”

“我这把老骨头拼了!”

办公室里,一群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老头仿佛回到了那个初入科研大门的早晨,此刻他们心情激荡,仿佛世界与人类的未来都握在手中。

……

眨眼的功夫,三个月过去。

临海一院,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名刀大赛的拨款分期到账。

大笔资金用在了提高医生福利、保障病人就医体验和更新各科室器械、仪器之上。

至于扩张……

王晟德并不急着扩张。

搞临海一院医疗核心体,该召集的是傅清这些省里边的大官。

王晟德就一个小小的院长,他没有野心统筹整个临海市、乃至于白云省的医疗资源,只要能给临海一院内的小子们多点福利,这就足够了。

另一点。

国家出面,与许多外国药企、医药器械集团等谈判,给临海一院这边争取了很多的优惠。

不少药品医保都没谈下来,但临海一院这边能拿到更优惠的价格。

还有几台市售价过千万的影像科设备,价格也谈到了七百万左右,省下来一大笔钱。

虽然名刀大赛没给许秋多少钱。

科研经费更是扣扣索索。

但,它以另一种方式回馈了许秋。

毕竟,拨款的相当大一部分,被临海一院高层全票同意后,资助给了许秋的科研项目。

除此之外。

王晟德之前提到的白云省医疗形象代言人,也开始了筹划。

各平台,“许秋”这两个字的账号都相继被白云省购回。

抢注账号的,基本上都是许秋的粉丝。

花费代价很大。

急诊科出品的许秋封面特刊限量纪念版一份。

最要命的是,V信公众号上,“许秋”也被注册了。

一查,注册的竟然是王凡。

注册日期,正是他晕倒、许秋自己开腹做阑尾炎切除术的时候。

那一天,白云省宣传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