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巡视东泰山(1 / 4)

三国应谋天下 愚木愚 1569 字 2023-02-08

陈逸认主,不仅陶应高兴,即便是孔融也替二人高兴不已。

毕竟陈逸是自己的朋友,也是他老家的父母官;陶应是故人的儿子,自己半路捡的便宜弟子。

他们二人若能在一起共事,自然皆大欢喜。

但孔融自己却并未如陈逸这般旗帜鲜明地表态,毕竟汉室尚在,他身为孔氏领袖,孔子后人,不能唾面自干。

“重光,你想让为师替你做点什么?”

这就是间接的表态,陶应心花怒放,连忙躬身施礼,以示感谢。

“孔师,应欲效仿颍川与南阳,在卞县郚乡城建立一所综合性大学,欲请孔师出任大学副校长及政学院院长一职。”

“请孔师担任泰山郡教育司司长一职,主管所有郡县教育、教学事宜。”

孔融心中一动,教书育人,这可是自己老祖宗的老本行,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更是一个名利双收的美事!

再说,以陶应的野心,若自己太早站在前台,恐引来世家大族的口诛笔伐;反而远离政务,一心教育,更为稳妥。

“重光,你这综合性大学,怎么个综合法?”

陈逸也是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陶应将大学建在卞县,也就在鲁国境内,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势。

“应初步设想,将大学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学院,教导学生学习先贤各种典籍,主在弘传中华文化,为天下做锦绣文章。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第二部分为政学院,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地方政务,治理地方。

第三部分为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大、中、小学老师,将来进入各个地方学校任教。

第四部分为农学院,专门教导学生如何治理农田,规范种田,兴修水利等。

第五部分为医学院,专门培养医师、医药、护理方面的人才。

陶应说完,听得孔融与陈逸倒吸一口冷气,这般大的工程,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重光,这般大的阵势,若真能建起,必然震铄古今,但这恐不仅仅是人力、财力的问题,即便是生源,也是个问题。”

陶应点点头,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大学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也不想替世家、豪族做嫁衣。

“孔师,应是这样想的,请老师以自己的能量,遍请天下所有教学人才,先集中于卞县,做前期教材编写工作,指导应治下所有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