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黄巾来袭(1 / 4)

三国应谋天下 愚木愚 1384 字 2023-02-08

“颜良!”

怎么可能,他不是跟着袁绍混吗?

是了,这袁绍还在洛阳当他的西园八校尉呢,直到明后年跑到渤海招兵讨董,颜良、文丑才跟着他混。

纪灵、颜良本就是徐州琅琊郡人,一个缯国县,一个临沂县,这会儿蛰伏在徐州很正常啊!

陶应忽然心如火燎,迫不及待,隔空一把抓住纪灵的胳膊,使劲晃了晃,一脸热切地催促起纪灵来。

“伏义,颜良此人名号,可是如雷贯耳啊,说他是徐州,乃至河北第一猛将都不为过,只是不知其踪,没想到居然是伏义的好友,若非此番不能掉头,本守定亲陪伏义前往礼请文恒出山!”

“伏义,你即刻调转马头,一定将文恒给我请回来,本守在南城设宴恭候!”

纪灵一震,陶应这般反应,看来对颜良的了解确实很深,不然也不会这般急切、眼热和失态。

同时又为自己的好友高兴,纪灵绝不认为陶应对颜良的夸赞言过其实,而是一言中的,很是中肯。

“也许,这也是许子将给他评价的吧!只是不知,许子将有没有评价我?”

“诺!”

纪灵心思百转,不说二话,调转马头,直奔临沂。

走了一个,即便去了南城,一时也摊不开场子,陶应目光转向孙观,干脆让他也去喊人得了。

“仲台,你也辛苦一趟,调转马头,将吴敦、尹礼、孙伯台请来,干事嘛,总之是人多力量大,这样我们也可快速推进在泰山郡的事业。”

孙观也不说二话,一脸欢喜地朝陶应拱拱手,拨转马头,扬长而去。

糜芳望着远去的纪灵、孙观二人,满心复杂。

这两个后来居上之人,一个个替陶应举荐人才,不仅使陶应的实力充实起来,连他们自身也有了帮手,反而自己还是个孤家寡人,若非这一番献资,恐怕在陶应心中的地位也要直线下降吧?

糜芳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开始琢磨起自己从哪里也拉几个帮手来,可糜氏毕竟是商贾之家,真正的大才,不愿与商人打交道,所以,回头一看,全是生意人!

糜芳的心思活泛,此刻的陶应也不遑多让。

“哎呀,这琅琊郡还真出人,简直人才济济,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才!”

若没有错,刚替刘表完成使命的诸葛玄,此刻已回到徐州阳都县,在照顾堂兄诸葛圭的遗孀及子女。

诸葛珪的子女,当然最重要的就数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