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主力大会战(第二更)(1 / 3)

侧后方的栅栏数量明显减少,至少相互之间间隔扩大,虽说那里的步兵防御本身阵型严密,却也不至于外围就密不透风了。

实际上侧翼和前面,也有许多地方没办法用栅栏堆起来。

毕竟一支万人规模的大军展开列阵,想要短时间用栅栏全部围起来,不太现实。

即便如此,主将也不会那样做。

防御密不透风的同时,也会限制住自己主动出击的机会。

金军在侧后方做了常识性的骑射袭扰后,便陆续撤退。

直到中午的时候,双方都没有正式打起来。

“还是没有探查到金兀术的行踪?”薛弻问唐青晏。

“元帅恕罪,金军实在太多,据说主力没有挂帅旗。”

“这不可能怪你,金兀术是有意隐瞒自己的行踪,你下去继续刺探。”岳飞说道。

“是!”

唐青晏退下后,薛弻说道:“元帅,金兀术绝不这路来霸州的金军中,他必然是想拖住元帅,自己则亲率精锐南下,依下官看,暂且不要与金人正面作战,以免陷入僵局,而无法快速回援河间府。”

“不,金人既然来了,岂有避而不战之理。”岳飞坚定地说道。

“那金兀术……”

“静待战局变化。”

中午,霸州城内的宋军开始出城。

宋军也兵分三路,中路在北城门外列阵,左右两路在城东与城西数里之外展开。

午时下四刻,宋军的整个军阵才全部列阵完毕。

金军三路横列在霸州城以北,横陈至少二十里,战场空间拉得足够大,这也给骑兵留出了充足的迂回空间。

更给各路大军留出了随时变动目标的空间。

指挥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是需要高超的指挥技巧的。

宣和与靖康元年,宋军一触即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宋军已经丧失了大军团会战的能力。

这种大军团的协同作战,对各层级的军官配合极高,也就是说对组织的调配能力是大考验,对信息的疏通和快速处理能力,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像当年张浚指挥长安大会战,那是抱着必败的决心,把人全部强行安排在战场上送死,根本不存在这大军团的协同。

而现在,宋军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宋军。

宋军需要的不是拖住金军,更不是在这里送死消耗金军,而是真正的正面击败金军,并且消灭金军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