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 / 3)

来的人烟稀少,物资贫瘠,到如今,欣欣向荣,从原来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到现在的厚积薄发。

这一切,更是这位林公的杰作。

这样的想法,不止是体现在他一个人身上,整个辽东上下,从官场到百姓,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从原来的贫瘠苦寒之地,到如今,轰轰烈烈的大开发,塞外江南,已经不是一个念想,不久的将来,将会呈现在世人眼前。

这样的壮举,其实简单的令人惊叹几个字能够形容的。

“宇朝浩大,辽东终于只是一隅之地。”

“要想彻底改变老百姓的日子,这条路,还很长,很远。”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去做,没有到不了的彼岸。”

林枫望着远方,笑了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这个世界上,懂得大道理的人,从来不在少数。

但是,世俗的眼光,人性的枷锁,使得很多人迈不出那一步。

如今,他便是要以一己之力,挑战延续了上千年的社会秩序,他倒是要看看,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门阀们,究竟能拿让如何。

几日的行军,浩浩荡荡的队伍,越过了山海关。

关内的官道上,还有漫长的难民队伍,一眼望去,如同一条长龙。

只是,一座关卡要塞,内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一边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另一边,死寂沉沉。

林枫笑了笑,心里也能理解。

毕竟,自古以来,都是关外的百姓,挤破脑袋,想要入关,何曾有过大量的百姓,从关内迁徙到关外呢。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活不下去了,没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不过,他相信,等这些难民到了辽东,见识到辽东的情况后,就会如先到的那些人一样,焕发新生。

一座山海关,犹如巨大的黑洞,将所有北上的难民,全部吞了进去。

如今,整个宇朝上下,很多人都在纳闷,这些难民到了辽东,该怎么生活。

要知道,这可不是三万两万人,而是好几十万难民,每一日对粮食的消耗,都是个天文数字,没有哪个地方官府,能养得起这么多的难民。

辽东,更不可能。

那些用心险恶的官员们,甚至还在默默期待着,期待着这些难民到了辽东,揭竿而起。

到时候,他们便可以将这个罪责,扣到林枫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