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真是头一次见(2 / 3)

长的眉清目秀,怎么脑子不好使呢?’,但这种话,他肯定不好意思当着人家面说出来,太直白了。

结果更令他惊讶的是,许正道也没隐瞒的道:“孙叔,前两年徽省大纲村包产到户的事,想必你应该有所耳闻吧?你觉得,这事往后会不会轮到咱们村子?”

听着许正道说出的话,孙大壮又愣了半响才道:“你想把户口落到村里,是打算将来分地吗?分田到户的事,我确实也听说过,可上面不是还在讨论吗?

还有就是,咱这不比徽省那边,咱村虽然户数不多,但可供耕种的田地也不多。就算把地分了,单靠地里刨食,怕是也赚不了钱。这把户口迁村里来,你图啥呢?”

做为村支书,眼下关于农业方面的一些政策,他自然有所关注。事实上,村里也有人提出,能不能分田到户。那样各种各家地,以往磨洋工的村民也就混不下去了。

虽然孙大壮也觉得,村里目前现状必须改变。可分田到户这种事,没有上级部门的允许,他肯定不敢擅做主张。而且他更清楚,就算分田到户村里也改变不了什么。

>

但许正道却很认真的道:“孙叔,虽然咱接触的不多,但我肯定不是个坏人,这点你应该相信吧?我虽然种地是个外行,可我觉得手里有地心里才踏实。

不瞒你说,虽然我户口是城里的,但我很小就没在城里生活,一直跟收养我的师傅在乡下行医问诊。只是三年前他突然去世,我这才想办法回到城里。

可回到城里后,我又觉得不太适应。一来,我在城里没什么亲人,师傅以前住的房子,也都分配给了别人。这也是为何,我回城后必须买房的原因。

正如之前你所说,明明城里有房子卖,为何我偏偏跑村里来买。更多原因,还是觉得待在村里更安心踏实。而且我师傅也有交待,城里找不到工作,当个农民也挺好!”

这番半真半假的话,同样让孙大壮听的半信半疑。但他知道的是,如果许正道还懂医术,落户到村子里,相信村民都不会反对。

不会干农活不要紧,只要村里不给他算工分就行。而且几次接触下来,孙大壮也觉得许正道不像缺钱的主。说的直白些,就算不种地人家也饿不死。

有了这些想法,孙大壮也很直接的道:“要是你真想好,把户口迁到村里来。这事其实很简单,我开个证明,到时陪你去辖区派出所登记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