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五章 交换条件(3 / 4)

布衣小书生 残血凌伤 1527 字 6个月前

空虚,根本拿不出这笔银子,内库有钱,但乾熙帝肯定不会同意拿自己的钱。

而且,这不仅仅只是银子的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乾熙帝最后那句话。

凌云没有回答,正是因为知道,乾熙帝说得是真的。

朝堂上的官员并非说都是奸臣,但又有谁希望他再次筹建军队呢?

想当初,他回京之时,仅是率领三万五千精兵回京。

直至京城,正好撞见玉成公主和亲仪式,哪曾想他二话不说,竟敢下令让部下全歼莽国使者,这是何等的下人,听之无不胆战心惊。

惧怕强悍的莽军是另一方面,其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凌云的目无王法,胆大妄为...领三万多人,就敢这么做,倘若让他统领五万、十万大军,那岂不是见到有谁不服他,又或者日后他看谁不顺眼,就敢痛下杀手,毁尸灭迹?

如此胆大包天,肆意妄为之徒,谁又希望他统兵?

真要成为不可一世的将军,那他们在朝为官,岂不是要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所以,乾熙帝的话,让凌云陷入了长时间沉默。

“看来你也知道,大臣们对你的怨气颇深。”乾熙帝见他不语,笑吟吟道。

乾熙帝并没有因为凌云的胆大妄为而感到担心,也没有因为他的目无王法而感到震怒。

正好相反,因为凌云天这种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才能率领军队打胜仗,为官者、为将者,倘若畏手畏脚,唯唯诺诺,也不会在区区数年时间闯出这么大的名堂。

更何况,无论凌云表现出如何的胆大包天,对于乾熙帝的话,那叫一个忠心耿耿,即使乾熙帝要将他军队撤掉,凌云依旧毫无怨言。

这就是为什么在镇压安南王时,凌云的军队一度达到了十万人马。

即使这十万人马战力参差不齐,那也是实打实的十万人。

统领十万军队的将军,在大乾,屈指可数。

唯有宣武将军张阳云,宣平候刘坚罡,奋威将军罗成文才能与之比拟。

而宣平候年纪渐老,早已不领兵多年,因此只有罗成文和张阳云俩人。

加上张阳云听掉不听宣,乾熙帝早就想将他撤掉,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机会...这些暂且不论。

乾熙帝为何信任凌云,全是因为当初凌云镇压安南王,其统率军队一度达到十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举朝震惊,就连一直宠信凌云的乾熙帝也有些不安,伤怕大乾再出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