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径山书院(3 / 4)

布衣小书生 残血凌伤 1676 字 2023-01-30

是是辙。M.

若是凑巧想到一个赚钱的行当,倒是不错,向婴儿车。

只不过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没有商标这一说,你做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搞垄断,所以人家一见你赚钱,就纷纷模仿?

有技术难度的还好些,像婴儿车这种简单的拼装,熟练的木匠拆解两遍就会了。

清贫之家的书生,面对如此大的开支,如何承担得起?

这样的消息,让凌云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科考,晋升之道被世家死死所把持。

就这书费,十里八乡的村民谁负担得起?

他是幸运的,找到一名先生初步蒙学,还是因为村里有位老童生。

换作其他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更别说一些贫瘠之地。

可以想象,径山书院如此昂贵的学费,里面求学的学子非富即贵。

凌云感叹,世道就是如此不公。

农民没钱,想要蒙学也只能去一些次等的私塾,比如他就是。

若想再进一步,接触到上等的教育,几乎不可能,他是个例外。

然而身为世家子弟,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享受他们这种求而不得的资源。

真可谓是天差地别!

感慨万千,凌云思来想去,内心还是比较偏向径山书院。

县里离他家比较远,做牛车这样一个多时辰。

如果选择两个私塾其中一个,他每天都得早起坐牛车到县里。

且不说时间上赶不赶得及,就是来得及,也不见得他家里人会放心他一个人来上学。

专门派一个人跟着他来?显然这个想法是不可行的。

在县里租个房子?

可当他们俩找到私塾附近询问房价时,顿时没了这方面的想法。

而且私塾教学怕是后劲不足,毕竟再厉害也只是个秀才,比不上书院,那可是有大儒坐镇的地儿。

但若是进了书院,七两银子,再加上住宿费200文,吃饭也要另算,十两银子一下子就舍去一大半。

加上其他纸墨笔砚,十两银子怕是不够。

不过这件事并不是他个人能决定,凌大仁也做不了主。

古代一家之主的威严不容小视,即便这钱是通过他想出来赚到的。

但若是凌大山不同意,他就算闹翻了天也改变不了。

回到家后,吃完晚饭,凌大山当众开了会,商讨凌云读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