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先攘外而后安内(2 / 4)

哪位帝王不想后宫佳丽三千,更何况皇上年纪轻轻的,那方面需求应该会更强。

卫刚听明白了,年丰这家伙肯定是看朕刚刚收割了一波韭菜,他在打朕口袋里银子的主意。

“年丰,朕警告你,朕的银子谁也别想乱打主意!”

卫刚厉声说道。

年丰吓得急忙跪地,奏道:“皇上,此事可不只是臣一个人的主意,丞相大人也多次和臣议起此事。”

“皇上,皇家子嗣不同于平常人家的孩子,他关系着我大卫朝的江山社稷。”

卫刚知道误会人家了,这年丰也是为自己着想。

便摸了摸鼻头,说道:“这银子是要给徐州的朱元建立水师的,朕答应他的。”

年丰眼见皇上的语气有所缓和,知道皇上明白了他的苦心,便想继续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皇上。

就在此时,丞相韩胄求见。

韩胄进来一句话不说,直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着实把年丰吓了一跳,急忙往后退。

“韩卿此举为何?”

“皇上,皇上要丈量土地实施赋税改革,今日因易罪银一事责罚百官,臣恐群臣不满,引起朝廷动荡。”

卫刚神情一怔,看了韩胄一眼,又看了年丰一眼。

“还有呢?”卫刚坐下来,也示意二人就坐。

“皇上,赋税改革剥夺权贵的既得利益,就是伤害国之根本。而易罪银制度是卫莽、何宗伟所为,废除即可,责罚百官,就是把他们推向了朝廷的对立面。”

韩胄把皇上改为了朝廷,说得较为委婉。

“韩卿的意思是朕不该实施新政,也不该治理朝纲?”

卫刚端起茶杯,若有深意的说道。

“臣不敢!”韩胄说着又要下跪。

卫刚摆了摆手阻止了。

“韩卿的意思是朕有些操之过急了?历史上的新政改革鲜有成功,或者说鲜有功成后全身而退的?”

“易罪银制度助长**之风,不罚不足以正朝纲;土地高度集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改不足以安民心,这是内忧。”

“匈奴、东胡枕戈北疆,南召、大理虎视南陲,高丽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徐州,朕在徐州就是被高丽商人下了毒药,这是外患。”

“韩卿,你觉得他们会让朕细嚼慢咽吗?不!朕不主动作为,便会如卫莽一样,年年纳贡,处处受制!”

“朕不仅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