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东线胜利,西线进攻(3 / 5)

军队的重围,最终损失惨重,整个集团军被击溃。

借用鲁登道夫的一句话来说:“11日下令撤退,但这次撤退完全身不由己。我们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现在看来,俄国军队即将入侵波兹南,西里西亚和莫拉维亚地区。”

事实上,鲁登道夫的判断十分正确,在取得了初步战役的成功之后,德国军队加急向西和西南进攻,目的正是占领西里西亚地区,然后从西里西亚地区进入德国腹地,配合西线战场的四国联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俄国人的野心很大,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初步胜利之后,俄国国内甚至有了攻入柏林结束战争的计划。

如果不是尼古拉大公借口要和西线军队配合,不能盲目前进拖住的话,恐怕尼古拉二世真的要制定让军队全力进攻,攻克柏林的计划了。

虽然德国军队在西线和东线战场的进攻屡次失败,谁也不敢保证此时就能攻克柏林,德国军队仍然有着一战之力。

东线这场战役被命名为华沙-伊凡哥罗德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就是在这两个地区附近打响的。

这场战役对于东线战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俄国出动了高达80万的军队(包括华沙和其他地区守军),面对德奥30多万的军队,取得了酣畅淋漓的胜利。

虽然俄国方面的伤亡将近十万人,但就这次战役所取得的成果来看,这十万人的伤亡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战役之后,德国军队在东线和西线分别经历了一场惨败,不仅打破了德国军队最高战斗力的神话,让包括俄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看到了直接战胜德国的希望,经验也让德国国内一部分势力丧失信心,德国人对于战争的热情似乎没有那么高涨了。

在俄国人发动战役后不久,西线战场的战役也相继发动。x33

澳大拉西亚军队被分成了两部分,近卫二师和常规三师独立行动,英法又调集了两个师,组成了一支混合军,交由马丁师长指挥,保护法国集团军的侧翼。

那40多万庞大的土著军队,则被调集到了正面战场,充当联军进攻的炮灰。

土著军队确实也是这么用的,远征军总司令马丁对于这样的计划没有任何怨言,毕竟英法也调集了两个主力师。

1915年5月7日,随着来自法国总司令部的一封命令,西线战役全面打响。

最先行动是的是中线,澳大拉西亚远征军也在这里。5月7日下午,法国两个集团军,澳大拉西亚远征军加起来将近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