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互相试探(3 / 4)

系本来就不错,只要把双方之间的仇恨转嫁到土著身上,就可以完美的吸纳这些德国人才。

反正澳大拉西亚远征军绝大多数确实是由土著军队组成。那些参加了战争的土著对澳大拉西亚有功,他们或许会被遣返到东南亚和其他地区。

而澳大拉西亚国内剩下的土著,就只能作为那些参战土著的背锅侠,替澳大拉西亚人来承受德国裔的仇恨了。

阿瑟这才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克雷特的意见。

阿瑟之所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在一战后的利益分配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将澳大拉西亚推上顶级列强的地位。

在所有战后利益分配中最吸引人的,自然就是德国的诸多工厂设备和技术工人,人才了。

德国发展了这数十年的时间,取得的成果相当优秀。在教育,医疗,科研等诸多方面,德国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甚至数以十万,百万计。

再加上德国强大的工业,遍地开花的工厂和数以千万计的工人。

要能够吸收一部分德国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工业科技和技术工人,科研人才,澳大拉西亚的国家底蕴将前进一大步,甚至有希望在战后全面赶超意大利这样的国家。

如果说一战前澳大拉西亚在和意大利以及岛国竞争末尾列强的地位,那么在一战后,澳大拉西亚将对美国发起竞争,在列强位置上,目标是保五争三。

好消息是,因为澳大拉西亚对协约国的支持,导致美国在目前这场战争中的获利并不大。

在签订盟约时,阿瑟就特别指出,澳大拉西亚将是协约国物资的主要提供者。

在澳大拉西亚缺少物资之前,协约国不能从非协约国国家大量进口物资,这是对盟友的回报。

这也导致协约国之间的军火贸易几乎都是四大列强之间互相进行,美国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并没有获得来自欧洲的任何一份军火订单。

德国人暂时也没有购买武器的想法,因为战争时间不长,德国国内的物资勉强也算够用。

这样的前提下,德国人自然更加信赖自己工厂生产的武器,而不是从遥远的美国进行购买。

更何况,现在的大西洋早已被协约国封锁。德国人想要从海外购买资源和武器十分困难,还不如指望着盟友做出点贡献。

“两位大使先生,既然你们在利益方面做出了这样的让步,澳大拉西亚自然也不会寒了盟友的心。请放心,20万援军会在四月之前抵达欧洲,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