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我们战败了(3 / 4)

的。这36万名大学生后备军中,在安特卫普战役后活下来的只有不到六千人,仅有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幸存下来的后备军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众所周知,就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阿道夫·**。

此时的**只是一名中士,一名为了自己的国家冲锋陷阵的普通士兵。

对于此时的他也想不到他日后的辉煌,以及他所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

德国军队攻破安特卫普的时间是10月10日,而在德国攻破安特卫普的前几天,澳大拉西亚远征军陆续抵达了法国,并且乘坐法国的火车和运输工具,前往德法边境,加入这场消耗战。

因为澳大拉西亚国防部以及下属参谋部和欧洲战场有着极其遥远的距离,因此,在阿瑟的命令下,第四师师长斯科特·马隆被提拔为澳大拉西亚远征军临时总司令,节制高达30万的殖民地军队。

按照阿瑟的计划,前往欧洲战场的每一任主力军队的师长,都会成为远征军的临时总司令。

在他们担任远征军临时总司令的这段时间内,不仅是对于他们指挥能力的一种磨练,同样也代表了对他们的信任。

毕竟,这也是30多万的军队,所有指挥权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可以见得国家和王室对其的信任。

实际上,虽然这30多万的军队佣兵在外,但阿瑟却并不担心这些军队会出现任何意外,比如军官佣兵自立的情况。

毕竟,这30多万军队的物资消耗是个问题,虽然英国承担一半,但还有一半由澳大拉西亚自己负责。

再加上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良好关系,澳大拉西亚远征军如果脱离**的控制,首先要面临的就是30万人的吃喝拉撒问题。

随着时间进入1914年的10月,欧洲战场变得消停了许多。那种动用上百万军队的庞大攻防战已经结束,接下来的战争,是关于国家潜力的消耗战。

在所有参战国家中,最轻松的应该是大英帝国和澳大拉西亚。

如果非要分一个胜负的话,其实澳大拉西亚比大英帝国还要轻松。

毕竟,大英帝国说到底仍然处于欧洲的范围,并且和法国以及德国都十分近。x33

如果法国战败,德国吞并西欧一部分领土,全有可能将影响力扩张到英国的势力范围,比如英吉利海峡对岸和北海。

这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如果欧洲大陆德国一家独大,那么英国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