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奥匈帝国宣战(3 / 5)

让奥匈帝国停止行动,威廉二世长时间所经营的威望将化为乌有。

一个立场不坚定,反复横跳的君主,甚至有可能得罪主战派和主和派双方。

奥匈帝国的军事调动已经越来越频繁,俄国为了应对,也开始纷纷调集军队前往边境。

终于,在安静了两天之后,1914年7月28日,在斐迪南大公遭遇刺杀整整一个月之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为了让并不愿意看到战争的老皇帝约瑟夫一世在宣战书上签字,已经掌握**权力的贝赫托尔德甚至撒了一个卑鄙的谎言。

“更有甚者,塞尔维亚的部分军队已经在袭击特梅斯-库宾的帝国皇家部队的一支分遣队。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奥匈帝国的腹地将受到威胁。”

正是这样的谎言,让约瑟夫一世认为塞尔维亚已经主动挑起战争,因此十分果断的在宣战书上签字,挑起了整个欧洲的战火。

“陛下,陛下!”

7月28日凌晨,侍卫敲响了尼古拉二世的寝宫大门,汇报了尼古拉二世并不愿意听到的消息:“萨佐诺夫部长来报,奥匈帝国已经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宣战并不是戏剧化,而是以国家最高层面,向另一个国家下达的战争通知书。

一旦进入战争状态,除非让一方遭受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否则战争是不可能结束的。

“萨佐诺夫他人呢?”没过几分钟的时间,尼古拉二世快速走了出来,询问到。

“陛下,根据塞尔维亚大使的消息,在今天下午,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下达了战争通知书。”一旁等候许久的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连忙站了出来,解释到。

虽然并不愿意听到这样的消息,在俄国**内部,早已经就这样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尼古拉二世吩咐道:“通知雅努什科维奇和苏霍姆林诺夫,立即开始全国总动员,并且调集更多的军队前往边境。”

雅努什科维奇是俄国参谋总长,而苏霍姆林诺夫是俄国陆军大臣。

通知这两个人,这也相当于通知了俄国所有的军队。

好消息是,俄国虽然在之前并未开始全国动员,为了防备奥匈帝国有可能的宣战,俄国提前在华沙,基辅,敖德萨和莫斯科四个**进行了局部动员。

这四个**的兵力正好能够调遣到边境,保护俄国的边境地区。

德国收到消息的时间其实比俄国还要快。好在奥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