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48小时最后通牒(3 / 4)

**首相和奥匈帝国外交大臣贝赫托尔德态度变得十分强硬,在内阁会议上直接了断的询问参谋总长康拉德:“康拉德将军,是否到了用武力解决塞尔维亚危害的时间?”

作为主战派之一,康拉德的回答自然毋庸置疑:“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使用和平,一种使用武力。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使用武力解决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对于盟友的坚定支持态度,让欧洲战争阴云很快来到。

1914年7月7日,俄国紧急向澳大拉西亚下达了一批订单,这其中包括十万支**,500门火炮,5000万发子弹等武器装备,和价值超过100万英镑的医疗物资。

英法的海军也开始提前调动,防备着随时有可能突然爆发的战争。从7月10日开始,奥匈帝国的军队开始频繁调动,这让欧洲的战争疑云更加密集。

7月23日,正当澳大拉西亚将物资全部运送到海参崴港口之时,奥匈帝国也正式向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提出了十项苛刻要求,包括:

禁止塞尔维亚国内所有仇视,蔑视奥匈帝国的出版物;

立即解散塞尔维亚**及所有反对奥匈帝国的黑社会团体;

在奥匈帝国的监督下,遏制塞尔维亚境内的军火走私;

取缔塞尔维亚教育领域所有反对奥匈帝国的**宣传,解除塞尔维亚所有从事反对奥匈帝国活动的官员职务;

塞尔维亚取缔以损害奥匈帝国为目标的颠覆活动,并且由奥匈帝国派遣人员监督执行;

奥匈帝国派遣人员到塞尔维亚参与刺杀斐迪南大公案的调查,并且对所有同谋犯进行审判;

立即逮捕塞尔维亚军方情报官员雅佛·唐科西基,铁路职员米兰·西甘诺维奇所有嫌疑犯;

惩处协助罪犯越境前往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边防海关官员;

对塞尔维亚官员在刺杀案发生之后的反奥匈帝国言论做出回答;

对于上述各项立即执行,并且应尽快通知奥匈帝国**,限期48小时内答复。

值得一提的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的时间是当天下午六点。

而这个时间,正好是法国总统庞加莱和总理维维亚尼结束对俄国的军事访问,返航的时间段。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是贝赫托尔德不想让俄国和法国很快就这个事件达成一致的谋略。

就奥匈帝国最后通牒的苛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