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参战,远征军(3 / 6)

但对于阿根廷来说,战争陷入停滞状态是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

一旦战争进入消耗阶段,不仅会消耗阿根廷国内大量的资源,最重要的是在浪费阿根廷的时间。

如果不能快速解决战斗,英国人有下场的可能,美国人会出动军队帮助阿根廷吗?

如果对面是意大利,或许美国人会。对面可是世界第一列强的大英帝国,哪怕是德意志帝国都不会轻易得罪,不要说被欧洲人看为暴发户,普遍看不起的美国了。

实话说,此时的战争已经让南美两大国家有些吃不消。如果不是双方都有着坚定的获胜信念的话,恐怕此时已经到了求和的阶段。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阿根廷人可谓是不惜血本,美国购买了大量的重机枪和火炮,为的就是早日突破智利的防线。

1913年7月29日,临近七月底,阿根廷和智利的第三次攻防战正式开启。

这一次阿根廷可谓是底牌尽出,向前线增加了一万的预备役部队,并且支援了大量的机枪,火炮和武器弹药以及医疗物资。

目前在前线,阿根廷的装备已经超过智利,足以见得阿根廷为这场战争花费的代价有多么巨大。

单单是这些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就使阿根廷**欠下了巨额负债。

如果不能利用战争赔款来还清这笔负债,恐怕未来十多年,阿根廷的发展要遭受巨大的限制。

毕竟这笔负债可是欠到了美国人的头上,在美洲想要赖着美国人的账不还,这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第三次攻防战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最终以智利指挥官的疏忽,大败结束。

这场攻防战也改变了智利和阿根廷的攻守平衡,让战争从一开始的均衡状态,演变为了阿根廷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双方的死伤人数就能看出端倪。阿根廷在这场攻防战**投入了超过五万多名士兵,死亡3024人,受伤12058人。

而智利这边同样也有四万多人的作战士兵,死亡5021人,受伤14231人。

除了智利的死伤人数比阿根廷多之外,但因为智利指挥官的疏忽,导致智利军队丢掉了难攻易守的阵地,驻地被迫向后撤离十多公里。

这代表着阿根廷军队正式向前扩张了十多公里的距离,双方的交火区域已经来到了智利的境内。

这对于智利来说已经是十万火急,也让智利不得不再次向大英帝国求援。

1913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