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收入突破六千万(3 / 4)

一个合成氨工厂,两个小型化肥厂,17个民用工厂等等,生产出的农用机械和化肥以及各类化工产品,为澳大拉西亚的各项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大大小小50多个工厂,创造了超过一万个工作岗位,为西澳大利亚地区带动了不小的经济发展。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487澳元,部分澳大拉西亚地区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50澳元。

两个殖民地的建设也差不多进入了正轨,新几内亚殖民地六万人口的人均年收入为41澳元,澳属帝汶两万人口的人均收为40澳元。

其实按道理来说,殖民地的收入并不会落后于本土,但因为殖民地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一些移民,这些移民短时间内的收入肯定不会太高,因此才拉低了殖民地总体的人均年收入水平。

当然,**的财政总收入也迎来了不小的增长。得益于1910年东亚地区的灾害,让澳大拉西亚在粮食出口方面赚到了不小的利润。

再加上来自于英国的大量援助,让澳大拉西亚的财政方面也算是增添了一把活力。

整个1910年,**财政总收入6417万澳元,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将近1000万澳元。

当然,如果不算出口给东亚地区的粮食带来的额外利润,其实财政总收入的增长和去年也差不多,大概在800万澳元左右。

当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的支出水平也迎来了不小的增长。

1910年一整年,**的财政总支出高达5700万澳元,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800万澳元。

这其中,军费投入第一次超过了2000万澳元,准确来说已经达到了2135万澳元。

从今年开始,澳大拉西亚的海军规模将达到三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十多艘护卫和驱逐舰,两艘潜艇,20多艘小型巡逻艇等。

虽然海军实力增长了不少,但海军的花费的增长也确实不小,导致澳大利亚的军费节节攀升。

但好消息是**仍然是盈余状态,虽然盈余的只有700万澳元左右,但毕竟用不到一千万的人口就撑起了列强水平的海军,还能够实现盈余已经非常不错了。

王室专项资金也从去年的5425万澳元增长到6417万澳元,王室专项资金也在伴随着澳大拉西亚经济的发展慢慢增长。

这也算是阿瑟留给后代的一点福利,将来澳大拉西亚发展起来之后,王室专项资金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