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主仆对话(3 / 4)

的规模扩张其实并不困难。

特别是这些食品行业,在之前的东亚饥荒中可是赚了不少钱,规模也自然而然的经历了大幅度扩张。

“工厂数量和规模能够大幅度扩张的原因,有一部分还要依赖于向本茨汽车厂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的原因。”肯特管家解释到。

“陛下您也知道,本茨汽车厂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公司,我们本土的总厂的规模也十分庞大。而汽车的制造包**各种各样的设备和零件,这些零件也为下游的小工厂提供了许多生存空间。目前已经有三家我们投资的企业和本茨汽车厂达成了合作,专门为本茨汽车厂提供合格品质的橡胶轮胎。”

不管在哪个工业区,工业的规模往往像一套完整的流水线,各个工厂各取所需。

就如同悉尼目前的工业区一样,龙头企业目前仍然是阿瑟的军工厂和本茨汽车厂。

军工厂先不说,本茨汽车厂就为工业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

本茨汽车厂的规模并不足以支撑生产所有汽车的零件和设备,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这也导致有大量的小型工厂和作坊可以依赖本茨汽车厂的零件市场生存。

在悉尼工业区,至少有几十家企业和本茨汽车厂达成了合作,专门为本茨汽车厂提供轮胎,方向盘,汽车玻璃,安全带,仪表盘,座位等零部件。

要知道,本茨汽车厂年生产量高达数十万,这些订单完全能够养活大量的小型工厂,这也是悉尼工业区截止目前入住了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工厂的原因。

本茨汽车厂需要工业区其他工厂生产出来的钢铁,零件等,其他的小型工厂也需要本茨汽车厂的各种零件订单。

目前悉尼工业区年产值超过了三千万澳元,本茨汽车厂功不可没。

阿瑟点了点头,对于这种情况也是见怪不怪。

这种情况在工业方面很是常见,毕竟任何一家工厂都不能保证自己是全能的,能够独立生产自己的产品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和材料。

毕竟如果为某些并不大量需要的零部件和材料单独建造生产线的话,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资金,带来的成本往往不足投入的零头,根本得不偿失。

这时候这些小工厂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是小工厂的原因,他们可以专注于生产某个零部件和材料。本茨汽车厂偶尔流出来的订单就足够他们一年的生存,也正好能为本茨汽车厂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和零件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