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装备飞机(3 / 4)

毫米炮弹,那么轰炸机的载弹量就会降到18枚左右。

这些炮弹会被成排的固定在炮架上,当飞行员按动发射按钮之后,第一排的炮弹就会倾泻而下,随后自动更换到第二排炮弹。

现在轰炸机所携带的弹药量相较于未来来说还是太少,但也基本能够满足现在的任务需求。

想象一下,在敌人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从天而降的大量炮弹,足以让敌人产生大量的伤亡。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各种军舰同样也是轰炸机的目标之一。现在的军舰因为飞机还没有成为各国重视的目标,因此也基本没有任何的防空能力。

如果愣要说防控能力的话,可能就是军舰上的海军士兵用**来射击了。

但军舰本来就没有陆地上平稳,海军士兵更加注重对于军舰的操控,而不是士兵的枪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依靠海军士兵将轰炸机打下来,几率实在不大。

这也代表着目前的战斗机能够对现在的军舰造成巨大的伤亡,航空母舰的研究也成了一项可能的任务。

看完航空研究所对于所有飞机类型的演示之后,阿瑟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并且当即宣布,奖赏给航空实验室每一名工作人员一万澳元的奖励。

“特奥多尔所长,这三种飞机目前的产量如何?如果澳大拉西亚列装这三种飞机的话,他们的价格是否能够大规模列装?”阿瑟询问到。

飞机诞生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关于飞机的生产和列装了。

不管飞机的纸面数据再怎样豪华,终究也得实际装备到军队,用训练和真正的战争来检验性能。

虽然澳大拉西亚目前没有战争的困扰,但阿瑟已经有打算大规模列装飞机。

不仅能够提高澳大拉西亚军队的战斗能力,同样也能提前为将来的澳大拉西亚空军训练更多的飞行员。

要知道,飞行员可不是陆军和海军的士兵那样,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就能够成为正式士兵的。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训练周期至少得两年以上,并且还需要伴随着大量的飞行试验和真实战争,才能成长蜕变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国家宁愿飞机损毁,都不愿意飞行员阵亡的真实原因。

对于工业强国来说,制造一架飞机并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但培养一名飞行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飞行员的重要性也远远要比飞机高的多。

当然,现在飞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