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6章 骑兵对装甲(3 / 5)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2171 字 11个月前

牧民族,一直是林锐的一块心病。在非洲历史上,因为游牧民族骑兵的存在,实在给这片非洲大地带来了太多的变数。

另一个就是非洲城镇环境,当战车进入城镇这类的狭窄环境后,就会采单纵队或双纵队,并且分配各车在360度内的责任扇区,但这种做法在有高楼的棋盘式道路规划的城镇中并不实用,因为车辆只要通过路口,武器系统就只能监视其中一侧,让另一侧暴露在威胁之中。

城镇战可说是装甲部队最畏惧的作战环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密集的建物阻挡了视野,大幅降低车辆的感知能力以及武器射程优势,车辆的机动性优势也无法在城镇中发挥。此外,城镇地带也给予守军大量可以藏匿和埋伏的地点,如在正确引诱装甲部队深入城镇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搭配地雷、反战车武器、迫击炮和狙击手集中火力,一口气瘫痪和摧毁大量装甲部队。

尤其在人口密集区,道路规画为棋盘式,这种环境对于装甲指挥官和士官来说是一大挑战。

如果遵照条令,当车队进入城镇后,各单位以纵队或双纵队的队形前进,并分配各车在360度内的各责任扇区,以监视所有敌人可能利用的路径和藏匿点。

然而,敌人的火力却来自垂直向的屋顶以及两侧的街道,让传统的责任扇区没办法发挥最佳作用。举例来说,当采取传统的纵队或双纵队,战车在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除了正面可能被敌人看见外,两侧也可能暴露在敌人视线之中,而正面的路口虽然可以被后车监视,但战车的武器系统只能指向一侧路口,另一侧只能暴露在敌火之下。虽然暴露的那侧可以靠车长机枪弥补,但效果远逊于炮塔正对威胁。

林锐的办法是,让安莫尔军死搬硬套一个固定战术。这个队形是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发现并且总结出来的,箱型队列。.

采用了混合式的移动-接战队形,同时也是双纵队的变体,有别于两侧车辆前后会交错的双纵队,此队形是彼此并排,且战车和战斗车混搭,形成如陆地战舰般一样的箱型队形,有效地在棋盘式街道环境中提供全方位的监视,并让装甲的作用最大化。

虽然这里并不是城镇环境,但这样的队形可以兼顾侧翼和后方,属于一种防御性阵型,而且拥有更好的视线。避免这些骆驼骑兵四面出击,导致装甲车较为脆弱的后方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之下。

随着双方的散开,骆驼骑兵和装甲之间的混战真正的拉开。

在面对面的有组织的作战中,战术和组织也许起到了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