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5 拉扯——兵分两路(3 / 4)

铁血小千户 笔讷 1552 字 2023-05-07

不敢轻易出来。

而李全也恰如萧文明所计划的那样,并没有贸然出动。

老实说,他的选择还是十分明智的——虽然萧文明兵力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多,但是李全只要敢出来,萧文明就有绝对的信心把他击败,甚至可以顺势攻向潼关。

尚未发兵,萧文明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而李全就只能先求不可胜,然后再求可胜了,这也是他的无奈之举。

既然李全不肯冒头,那么萧文明就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计划了。

他将全部队伍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由戴松统领——统率的是龙兰的川南十三家狼土兵,以及张俊的高丽兵——他们的任务是镇守在潼关之前,监视关内的李全,让他不敢冒头。

而另一部分,则是由萧文明亲自统领,所率的包括萧家军的全部以及杨妙真的娘子军。

萧文明之所以将这两部分单独拎出来,是因为这两支队伍都是纯粹的骑兵,行动速度够快,才能去执行并完成萧文明接下来的任务。

而这项任务的目的,就是要深入戎羌草原,去会一会戎羌可汗——达多,让他放弃同康亲王的合作,甚至直接转向自己。

萧文明的这一支骑兵队伍集结了四千人之众——先不论战斗力,光是人数之多,就是中原王朝近一二百年来最大的一次骑兵的行动。

这样的规模,哪怕就是放在骑兵起家的戎羌,也足以引人错目了。

历朝历代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就是对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各个王朝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应对这种威胁,大齐朝自然也没有例外。

先是太祖高皇帝北击戎羌,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奠定了中原王朝上百年的军事优势;然后又是太宗文皇帝,挟中原之威,剿抚结合,分化戎羌各部落,将其打散;又有世宗武皇帝在王朝国力最鼎盛之时,再次反击戎羌并建造长城,让戎羌无法轻易南下,巩固和延续了大齐朝对于戈壁草原的优势地位。

大齐王朝二百余年间,长城被几次加固和延长,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然而随着王朝国力的渐渐衰弱,长城也随之逐渐破败,虽然防御体系尚在,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比如在京城洛阳正对的河套地区,戎羌的势力早就已经入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