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噩兆陨落与意外的家庭(2 / 7)

了《猩红协议》的制约。

但代价则是他们自己,被永久性的摆进了那些金属的神龛之中。

这难道不正是他们所一直追求的终极归宿么?

万能的欧姆弥赛亚的见证下,放弃凡人注定**的肉身。

在对万机之神虔诚的信仰下与之合为一体,难道不是一件神圣而光荣的事么?

血肉苦弱,机械飞升。

不同的宇宙里总会发生相同的事,其背后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这是人性的选择,也是凡物对永恒的本能追求。

但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么?没这么简单吧?

别的不说,单以加尔文的了解就不是这样。

起码在他的信息渠道中,历任火星之主、机械神教的最高掌权者——火星铸造将军的生命,并未有人能突破凡人灵魂极限。

这些火星的最高掌权者还是一样,在凡物的极限内就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消失,然后再要换个人上来。

他们要么死于信息传输中缓慢丢失的核心数据,最后不可逆转地人格丧失;

要么死于逻辑引擎里不断积累的错误数据,最终失去理智后的疯狂。

机械神教的最上位者的结局尚且如此悲惨,其他的人难道就能幸免么?怎么可能……

而康斯坦汀所追寻的,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云端存储。

这是康斯坦汀长久思考下的成果:

去中心的、分布式的数据存贮,和严密的数据对照编码以及不可复制的独立事件编号。

简单来说,将原本单体传输的意识,在人为制造成矩阵后,有计划地分布上传到不同的设备中。

然后在彼此间有组织、有计划的数据对照和纠错中维持我自清醒。

这套理论让康斯坦汀独有的灵魂转移,在纯技术意义上成为可能。

也解决了这条路上先行者们数据错误和遗失的问题。

它在完成灵魂存续的基础需求上,为保留自我尽可能地留下了足够的后手。

云端永生,看起来是如此的完美,至少以加尔文的知识储备看不出其中的技术漏洞。

但灵魂一侧的细节就不一定了,这是机械贤者们的知识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