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又三年(1 / 3)

康熙四十三年,历史的巨轮按照它原有的轨迹在行驶。

这几年,肉眼可见的太子与康熙帝在朝堂上,越发的意见相左。不仅仅是在一些事情两个人的意见是不一样的,而且康熙帝也越来越忌惮年轻力壮的太子,毕竟这几年他能够分明的感觉到自己不如从前孔武有力。

甚至去年的时候,还给自己信任的臣子写过信件,感慨年轻的时候能打猎…但是现在却觉得远远比不上之前精力旺盛了,这一幕幕都意味着康熙帝已经越发对自己不够自信,但是太子正值壮年…

尤其在太子的私德方面,康熙帝大为恼怒,特别是在今年年初查出来了康熙帝与毓庆宫宫里的好几个小太监有那等不堪入目的关系…这对于一国太子来说,可是一个非常荒唐,让人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当即不少臣子纷纷弹劾太子,让康熙帝非常没有面子。

瓜尔佳氏是康熙帝特别为太子遴选的,甚至是花费几年时间培养出来的最符合他期望的太子妃。是被他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将来想要指望着她能够登上国母之位的太子妃ωωw.

但是到头来这位太子妃还是忍气吞声,对太子的所作所为予以隐瞒,这令康熙帝大为恼怒。

特别是太子这么多年对这件事情的隐瞒,让康熙帝产生一种被戏耍的感觉——皇帝是最受不了被人蒙骗的。

其实对康熙帝来说,若是他真的想宠几个小太监,甚至是把他们当做玩物,对这一类掌权者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这么不小心,被人发现了,还被弹劾到了朝堂上!

几个言官可是连康熙帝的后宫的事情都敢插话的,更不用说只是太子了,只要被他们一逮到,立马就像是闻到了肉的狗一样喂上来,一定要狠狠的批判一顿才行!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弹劾一事,虽然最终没有动摇得了太子的地位,也最后被康熙帝强压了下来。但是不管是朝堂上还是民间,对太子的声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

给了太子一些教训之后,康熙帝算是原谅了太子,但是失去了的声誉和名望,可是没有办法恢复的了。

这个时候人们才越发觉得原来被人交口称赞的太子爷,也不是那样好的人物…

特别是像这样的风流韵事,可是最容易在民间传播的,甚至好几个酒楼茶馆里面都开始编起了评书…

当然不敢直接用太子爷的名讳,只是把这样的事迹用到了好几个富家公子身上,但是也足够引人津津乐道的了。

而且大家都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