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就三个人辞官?(1 / 3)

对于房遗爱所发布的这一条公告,一个个的大臣都是非常的不满意。

在众多大臣们看来。

整个天下的治理并不是只要有一个皇帝就可以了,反而是需要无数的大臣去配合着。

毕竟皇帝他只有一个人无法顾全到整个大唐,哪怕与一座城池,单单仅凭一个人也无法治理得当。

不然的话,朝堂之上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宰相,吏部尚书刑部尚书之类的官职呢?

就只是因为一个皇帝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也没有有分身的能力,无法去管理整个大唐,必须得依靠各种的官员。

现在倒好。

房遗爱根本没有跟任何官员商量一下,反而是直接下达公告,想要继续留在这里的就继续留着,不想当官的那就直接滚蛋。

这根本就没有给大家一点面子。

这让一个个的大臣内心之中真的是不满的很。

原本他们还想着既然房遗爱是房玄龄的儿子,虽然说李世民倒了,但是呢,面子可能还可以给一点的。

但是现在他们是真的不想给一点的面子了。

一群大臣议论着,都打算直接辞职就不当官了,回老家养老去。

在他们看来,等他们走了之后,房遗爱必定是无法掌控整个大唐的,最后还得眼巴巴的去求着他们回来。

到时候他们就能够轻松的拿捏住房遗爱了。

在公告上面房遗爱也说了,想要辞职的官员可以直接去找杜如晦。

大臣们一个个愤怒无比,嘴上都是说着直接去找杜如晦辞职了。

这一日。

李良是一个大唐翰林院的一个官员,平时就只是负责修订一下书籍之类的。

原先在大唐的时候也是默默无闻的那种,但是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会非常靠谱,因为他生在翰林院的内部,未来那是宰相苗子。

房遗爱让大臣们自己选择去留的态度,让李良是非常的不满。

因为在他看来,翰林院那都是李世民储备人才的地方,房遗爱应当要非常的重视,应当亲自过来跟众人好好聊一聊,表示一下自己的亲切。

毕竟这里的人可都是能够成为宰相的呀。

简单点的来说,李世民如果没有了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话,他都不一定能够夺得天下,不一定能够将大唐治理的这么好呀。

这就证明了杜如晦和房玄龄的重要性。

故此李良认为自己堪比杜如晦和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