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你就不怕功高震主(2 / 8)

明末:草根皇帝 tx程志 3166 字 10个月前

可惜,山东人罢市,把山东搞得一地鸡毛,孙元化有兵却无力出征。

最后孔有德叛乱,这才让大凌河之战,按照建奴的预料一样,落下帷幕。

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出意外了。

就在当天晚上半夜时分,程世杰被孟恩叫醒。

“启禀大帅,建奴援军到了!”

“来了多少人马?有没有三四万人?”

“没有,有两万余人,他们应该都是好手,在不动声色的突破了猎骑兵的警戒圈,五个哨队,六七百人,死得无声无息~!”

“才两万余人,没事!”

程世杰仿佛在睡梦中没有清醒,不以为然的笑道:“来吧就来吧,反正就是多一些尸体用来肥地!”

在程世杰看来,只要建奴没有找到办法,破解宁海军的火炮之前,建奴的人马来得多或少,影响都不太大。

建奴既然敢来送死,程世杰就敢把他们埋了。

埋了建奴,对于大明来说,自然是好事一桩。至少没了建奴这个由头,辽饷就不用再征收了,老百姓也就有了活路。

想到这里,程世杰的脑袋瞬间就灵光起来。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辽饷不仅仅肥了关宁军,事实上,辽饷肥的可不止是关宁军,而是整个大明几乎所有的官员,特别是文官。

虽然说,大明从万历时期开始征收辽饷,可事实上,征收最多的其实是崇祯年间,崇祯皇帝为了应对辽东战事,将天启年间原定每亩九厘的辽饷升至一分二厘,这波操作也很优秀,瞬间集齐六百六十七万两白银。再加上乱七八糟的兜底条款,一轮操作下来,得银两七百四十万。

这并不是说,大明官员从百姓手中收了七百四十万两银子的税,而是指交到朝廷的税收总数。

到了这个份上,那些大明的蛀虫心里想的不是平定战乱,大家继续安享太平,而是人人争相中饱私囊。

辽饷、剿饷和练饷加起来的总和,超过明朝明文规定的正赋一倍以上。整个大明王朝的子民活在“交皇粮”的忧愁中,大明朝的农民到了倾家荡产也完不成任务的地步。

很多农民不得不把土地变卖来应对一时的“三响”,慢慢地变成佃户、奴仆、流民、饿民,最后成为暴民,直至了结了大明朝。

虽然说,辽南接收的流民不少,其中将近四十万人口都是流民,程世杰经常与这些流民接触,非常清楚,他们这些流民是被重税给压得破产了,不得不成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