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两千五百万人口(1 / 3)

萧玄这一番开导荀彧的话语,可谓是“金玉良言”。

说到底,萧玄就跟现代的黑心老板一样,要对荀彧这个好员工猛灌“毒鸡汤”,洗脑一下。

以此来鞭策荀彧,让他更好的为自己所用。

因为萧玄知道,从始至终,荀彧都没有背叛过自己。

所以萧玄能容忍荀彧的“三心二意”。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一点容人之量,这一点胸怀,萧玄还是有的。

至少,在这个时候,萧玄不会去做卸磨杀驴的事情,处死荀彧。

…………………………………

丞相府。

此时,萧玄正在银殿之上,召集自己的一众肱股之臣议事。

萧玄的丞相府,说到底已经是属于一座“小朝廷”。

国家大事,基本上由丞相府出,由萧玄一人裁决。

前来参加丞相府会议的,大概有一百二十八人,皆是朝中的要员,朝廷命官。

即,从五品及以上的公卿百官,都将到场参与。

荀彧、王猛、房玄龄、王允、王朗这些人,也都无一例外,分别坐在两侧。

作为主持会议的人,萧玄则是高坐于台阶之上,一如朝堂之上的皇帝……

“王猛,益州的人口户数是多少,统计出来了吗?”

萧玄第一时间,将目光放在了尚书令王猛的身上。

王猛连忙站起身,拿出一道奏章,让人递上去交给萧玄,然后缓声道:“回禀丞相,益州大致上的人口户数,基本上已经统计出来!”

“益州刺史部,拥有十二郡一百一十八邑,黄巾之乱前,益州的户数为一百五十二万,人口是七百二十四万!”

“现在初步的人口普查,以及搜山检海所得,益州刺史部的户数为一百六十四万,人口是八百一十二万!”

八百一十二万的人口?

这其实是没有出乎萧玄的意料的。

为何?

因为益州,原本就是大汉面积和人口第一大州。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吞并巴蜀,然后大力开发,使其成为后方的大粮仓,沃野千里,蓄积饶

多,实在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府之国”。

随着这些年愈演愈烈的战乱,大量的流民跟着进入益州定居下来。

那些流民,原本都是中原的百姓,因为这兵荒马乱的世道,不得不背井离乡,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