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省六部制(1 / 3)

“陛下、太后,臣有事启奏!”

萧玄被册封为天子尚父,并加九锡之后,便手持牙笏站了起身。

“请讲!”

刘辩和颜悦色的道。

“臣以为,朝廷的政务日益繁重,中枢机要之事,以三公九卿而不可掌之。是故,朝廷应当因时制宜,改革官制,请陛下、太后明察!”

萧玄的此言一出,顿时满座哗然。

所有的公卿百官,都意味着这代表着什么。

萧玄是要改革官制吗?

说到底,改革官制的事情,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太多,搞不好伤筋动骨,让许多身居高位的大臣都失去原本的权力,被束之高阁!

然而,对于萧玄的这一主张,朝堂之上的群臣,也都是敢怒不敢言的。M.

唯独司空卢植,还是站了起身,朝着陛台之上的刘辩与何太后行礼道:“陛下、太后,老臣以为,三公九卿制,古来有之,怎可擅自改革?”

“昔日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

“殷、周亦三公九卿。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然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后,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列,也是三公九卿!”

“而今丞相何敢更易古制?”

面对卢植的质问,萧玄只是一笑置之。

三公九卿制度,的确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官制!

要是按照卢植的说法,三公九卿制到现在,传承了两千多年。

历朝历代的三公九卿,官制上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

汉承袭秦制,东汉又沿西汉旧制,同置九卿。

其所职掌,也与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

此外,而今大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

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

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

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

抛开现实意义不说,仅从官制的创新上来看,这是一项创新。

它削弱了司徒的职权,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国家权利,使官制更加合理。

但从权力的角度上来看,萧玄就不难看出,现在大汉的三公九卿制不合理的地方。

于是,萧玄轻笑一声道:“司空大人莫急,何不让本相分辨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