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长姐如母42(1 / 4)

回程的路上,碰到一群飞龙,这可是好东西。东北有句俗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里面所谓的龙,指的便是飞龙。

飞龙的学名叫花尾榛鸡,其肉质雪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因此作为世间罕见的珍馐,被清代定为专门向皇宫进贡的珍品,赐名飞龙、岁贡鸟。

萧红早想尝尝飞龙的味道,既然被她遇到了,当然不能放过,打下来三只,和铁锅一起背回了家。[请大家不要随意食用野生动物]

她一进家门,早就等急的弟弟妹妹,跑过来嘘寒问暖:“大姐,回来啦?饿了么?冷不冷?快上炕,我给你端饭。”

然后看到了铁锅。

向东激动地睁大眼睛,还记得压低声音:“大姐,铁锅。”

萧红点头:“明天给你们用铁锅做好吃的。”

向北眨巴眼睛问:“啥好吃的啊,大姐。”

“不告诉你。”

“大姐,”向北跺跺脚,“你太坏了。”

“哈哈哈——”见大姐和两个哥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向北撅着嘴:“哼,我生气了。”

第二天晚上,她用铁锅炖上飞龙,添上半锅水,在水面上方,贴了一圈二合面饼子。

饼是白面和苞米面两掺的,还放了点糖,蘸着炖飞龙的汤汁,味道鲜美的能吞掉舌头。

有点可惜家里没有粉条,要是在汤里下点粉条,那滋味会更好。

不知道村里,有没有人会做粉条?

她跟赵大娘打听,赵大娘笑着回答:“哎呦,漏粉条老简单了,我就会。”

“赵大娘教教我呗,我想做点。”萧红虚心请教。

“年景好时,家家都要做一些,做菜或用来走礼。”赵大娘感慨,“这两年闹饥荒,把大家饿怕了,今年虽然收成还行,也没人敢张罗漏粉。”

“以前漏粉时,一帮子人嘻嘻哈哈的,那场面老热闹了。不知道啥时候,还能看到。”

“对了,外面冻得梆梆的,不适合做粉条。”

“没事,我少做点,够吃两顿的就行。”

带着弟弟妹妹洗了十多斤地瓜,用擦板擦成丝,泡在水中一天,让里面的淀粉沉到水底。

用手捞地瓜丝,向东心疼的皱着小脸:“大姐,咱们晚上就蒸这些地瓜丝吃吧?”

“这些不好吃了。”

“没事,只要能吃就行,要不太浪费。”

萧红好笑的看着他,发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