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天灾之乱67(1 / 2)

进入七月份,天空时不时能飘点小雨。

雨很小,只够湿了点地皮。却让人们一扫以前的沉闷和绝望,特别是中国老百姓,有一点点希望,他们就能坚强地活下去。

靠着中国老百姓的勤劳,凭着那点点雨水,虽然气温高达四十左右度,地里出现了绿色。

看着地里的庄稼,人们鼓起了无限动力,“人定胜天”,他们肯定能渡过艰难的日子。

可惜一直到了九月,雨水一直很少,眼看着嫩绿的禾苗逐渐枯黄,不少人默默流泪。

无声的泪水,比失声痛哭更震撼人心。

一个夏天,许多老人耐不住高温去世了。

一年多天气的异常,让各种物资紧缺。特别是北方地区,本来庄稼一年只能种植一次,又连续两年绝收,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的人家开始一天两餐,晚上只喝粥。

**招聘的那批人,被派到各个街道、村屯,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安抚工作。

街上巡逻的人也变多了,所以即使生活艰难了,也没出现太大的动乱。

南方这一年的天气也不好,好几季庄稼也是几乎绝收。好在南方的庄稼一年两熟,整体比北方好一点,所以国家从南方调过来一批粮食。

每个人摩拳擦掌,准备拿出拼命的劲头去抢购。

没想到**下令,粮食限购。按户口本上的人数,每人定量十斤。

为了这些粮食,人们不惧蚊虫的叮咬,彻夜排队,就为了早点把粮食买到手里。M.

萧红和组织里的人放弃了买粮的机会,他们有几人具有木灵根,可以少量催生庄稼,家里不会缺粮,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普通人。

有了粮食,老百姓提着的心放下了。

到了九月末,天气依旧燥热,早晚凉爽了一点。

此时**发文,规划一片区域,盖智能生态种植大棚。盖大棚的材料**提供,不用百姓花钱。

这次是强制性的,无论什么原因,选定范围无条件归**同意统一管理。

当然以后大棚里的种植及产出,也由**统一管理。

**分期给一部分物资作为补偿。

这次行动非常迅速,发文三天后,公布了范围,又过了一个星期,开始动工。

萧红从省里组织听到消息,划定的范围和她们几人有关,主要是为了方便将来她们管理,所以地点选择靠近她们六人的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