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论武(2 / 6)

里,搏击和格斗的技艺开始纷纷脱胎于军阵,开始追求个体的强大,开发人体的极限。民间出现了很多融会义理和技艺的拳派,多称之为“门”,或者“拳”,还有“会”,传统武术中所谓渊源流传的太极、通背、形意、八卦等等,其实真正开始发展都是在这段时期开始的。

所以华夏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华夏的武术——可能只流传了三百多年。

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看,民间武术在创立之初,开创出的技艺一定是粗陋、简单且低级的。

可能今天随便一个打MMA的拳手,对上心意拳祖师姬寄可,都能把后者打得满地找牙。因为后者是开创者,他能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个人技击方法,就已经可以称之为伟大了。但要说这套最原始的技击方法能打败经过几百年发展总结出来的先进格斗术,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古时候,可能一招仙人摘桃都能被当成一个门派压箱底的绝学流传。因为这招别人不会,见得人少,能防住的人不多。

但当大家都会仙人摘桃的时候,这一招就成了习武之人的标配,武术的发展就迫切需要各门各派创出新的招式来“独领风骚”。

于是不断有独门绝招被创出,这些独门绝招要么失传,要么被破解,成为烂大街的大路货。

就这样,武术一代代发展,大路货越来越多,武术体系的基本盘就渐渐形成了。

武术发展到民国这个年代,可以说各门各派把路基本都已经走到了极致。

这个年代,是传统武术最后的绝响,最后的黄金时代,最后的巅峰。

因为过了这个年代,民间武学再次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到了七八十年后的传统武术,全成了套路和表演。

这不是为传武开脱,而是事实。华国的武术最初被创出就是为了定生死的,现在武术不让死人了——不让死人的武术,还是武术吗?

民国之前的武人比武切磋,都要签生死状的。上了擂台,那就是生死勿论。哪怕是讲好了切磋,说要点到为止,后面也要跟一句拳脚无眼的。

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的武术是真的能杀人,十招有九招都是后世不让用的KO招式,一个不好,就会死在台上。

而到了后世,因为长达七八十年的武术断代,还有特殊时期武术资料和人才毁灭性的打击,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