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问鼎之重,阴阳变化(1 / 6)

万众瞩目。

在定州百姓期待的目光中,周柏居然真的双手抱起,这尊高一丈八尺的青铜大鼎。

离地半寸,一寸,一尺……全身法力沸腾,血气鼓荡。

然而无论周柏如何发力,最终也就停在腰间,再向上,就需要举起来,也就世人常说的力能扛鼎。

完成扛鼎,才算走完铸鼎最后一步。

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肉体力量,乃至阳神级的法力相助,都不足以真正扛鼎。

因为这尊青铜大鼎,可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重量。

试问鼎之轻重?

大夏天工院参与铸造的名匠,会按照鼎内的容量,给出答案,一千八百石。

而如果询问周柏,他一定是回答:此乃定州之重!

阳神之力能扛起定州?真仙之力也差得远。

鼎中盛放着定州各地的泥土、山石、源水,水蕴泥沙,在泥沙之上则是放着定州五谷。

有普通的稻麦,也有周柏大力推广的地母灵稻、广元灵麦等灵种。

上不去,扛不起,非常直接的重量反馈。

这不是一千八百石的重量,这是定州大好河山的重量。

僵持之时,周柏艰难扛鼎的动作,化作虚影,悬于定州天际。

夏都及附近的人可以看到,整个定州九郡八百万百姓也都能看到。

“有了定州鼎,方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如果夏公都不能扛鼎,谁还有资格主宰我们定州!”

“生逢乱世,定州需要鼎器镇压气运,苦寒边地亦有大兴之日!”

各人有各自的想法,但在这一刻,定州人的愿望都是一致。

鼎革固天启,运兴匪人谋。

现在处于乱世,改朝换代之际,加上夏国官方的舆论宣传。

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深知鼎器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融入血脉。

其实州鼎止步腰间,周柏有办法突破这个僵持,毕竟他修的就是气运。

动用龙虎国运不计损耗,化为扛鼎之力,也不是不行。

但周柏选择再等等,他想看看定州人的认同,看看大夏君民之间能否齐心。

毕竟在历史上,又有几个修过气运功法的人主,他们照样能扛鼎成功,试问鼎之轻重。

“夏公!夏公!”

国人激昂奋发的呼声,让周柏力量源源不绝,他不由看向抱着的定州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