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讨胡檄,为国羽翼(1 / 6)

这一场抓住精准时机的战役,发生在太娄山脉,其要道隘口有一关被称为太娄关,自古便便为西南三省最有名的天险关口。

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

其易守难攻,可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本来守军要是扼守此关,以省内山高谷深,没有平原支撑的艰险地形,鞑子再剽悍,也无法短时间攻下黔阳。

但当初桂王自去监国号,带给剩下奋勇抵抗的大炎军民极大打击,人心沦丧,轻易之间便被带路党拿下太娄关。

太娄关的重要性,周柏自然看在眼里,将它列为必夺之地。

握有先知先觉的优势,他比鞑军主帅额尔克更早知道江南暴动,也因此可以提前布局。

当鞑靼后方不稳,急切回撤时,他早已率领一千禁军以及遴选的两千敢战精锐,绕至太娄关附近。

哪怕鞑军知道西南山区难行,多以汉军为前驱攻伐,可这些汉军也无法与西南本地士卒相比。

他们熟悉山路,轻装简从,神出鬼没,根本无从防备。

待鞑靼主力撤走大半,只剩三万汉、鞑兵马时,周柏率军从陡峭的山林中突然杀出,强夺太娄关。

太娄守军根本没有料到,眼皮子居然有三千人潜伏。

原本的徐徐缓撤之势,瞬间变成关门打狗,太娄关竖起朱字龙旗,而后方则是由娄晋鹏亲自调度的联军剿杀。

大战连绵数日,血流成河,残肢断臂,鞑子的尸体布满整个太娄山脉。

出了太娄关的鞑子主力也曾试图回攻救援,可一连在周柏亲自镇守的关城下,折损千人,也未曾动摇守军半分。

这时他们才彻底明白太娄关的险峻,数月前轻易攻下的关城,换了批人来守,就是截然不同的强度。

额尔克大怒,下令斩杀之前所有从太娄关逃出的守卒,可随后也只能不甘撤退。

相比于“贫瘠”的西南,湖广鱼米之乡,江南财税重地明显更为紧要。

太娄山一战,阵斩上万,其中真鞑近三千人,取得中原陆沉以来的最大战果。

监国朱均之名响彻天下,许多沦陷区的士民私下奔走相告,大炎自先帝之后,也有敢战亲征的君主。

西南三省人心初附,各地义军纷纷接受周柏的册封,宣布效忠新的监国小朝廷。

特别是安西侯李定国,趁着剃发易服引发的暴动,直接率军攻下益川省南部三府,联结南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