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伪善还是纯人,关南门(1 / 6)

侯冈县县令,宁卓,根本无法反抗汹涌的民意,只能被迫充当领头人,率队出降。

这和他对朝廷的忠心相悖,更是忤逆了家族意志,必要时抛弃大多数百姓,保全地盘和兵马。

撑过这段饥荒期,吕定就会回头接收边城郡,这是定西霸主的承诺。

或许一般人觉得有些荒谬,可在边城郡望宁家看来,合情合理。

若是他们走到吕定那种地步,也会先南下夺取富庶之地,而不是北上收取一个累赘。

边城郡的掌权者们,只要把饥民控制在郡内,不使他们成为流民,冲击富庶的平河郡要粮。

那吕定来日北上,就会论功行赏。

哪个家族势力控制的地盘、兵马多,为大局稳定作出的贡献大,哪家就能在新朝中占据更多的位置。

作为边城郡最大的郡望家族,宁家对此自然是最上心的,他们不仅掌握郡城陇北城的主导权,同时还掌握五县中的两县。

侯冈本来是宁家最放心的地方,就是因为有宁卓这位正统县令在,自家人有名义还有兵,可以说是牢不可破。

郡中的另外一家郡望汪家和其它县豪,联合起来也只能分占陇北城的一半,其它三县也多是几家共分。

可惜,宁家的族老们万万没想到,作为接受精英教育的嫡子,这位家族近年来最出色的后辈,居然还有“良心”。

在饥荒彻底爆发后,宁卓不仅没有招兵买马加强实权,反而是挪用军粮赈济灾民。

所有城池都不敢放开的情况下,侯冈城允许无家可归的流民入城,并且每日起码还有口吃的。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有宁家提供的部分粮食支持,也是无法维持太久。

之前宁卓和一众流民都还盼着夏收,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宁家等大户联合出兵,提前抢收了麦子。

谁都知道今年大旱,减产非常严重,这些大家族自然也知道,粮食是绝对不能流落在外的。

侯冈城没有收上几亩夏粮,被宁卓小心翼翼维持的人心秩序,彻底崩塌,聚集的近十万灾民每天就像是個火药桶,随时都会爆炸。

这个时候,哪怕是宁卓积攒的威望,也没办法安抚十万流民。

饿死边缘,说再多都是假的,眼下只有粮食才是真的。

是以不管宁卓到底在想什么,被民意裹挟的他,也只能无奈投降。

旌旗招展,马蹄如雷,战鼓声响彻天地,边城大地,很久没有如此强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