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礼部报名,体制之论(1 / 7)

市井街巷,熙熙攘攘。

在这里有朝堂之上的王公子弟,他们往来恣意,出口成章;也有寻常乡野的黔首凡人,高谈论阔,便是国朝大事,亦知平仄。

“听说今岁春闱,前来赴考的举子可能是最多的一次。”

“应该和上个月的红月和流星有关,这段时间各地都出现了不少诡异事,我远方表叔家里就有人疯了。”

“是啊,还好我们神京城有仙阵保护,红月照不进来,这个月十五,我都不敢出城去乡下采买食材。”

“我估计是朝廷有预料,这個月如果还来什么异常天象,怎么可能让诸州士子前来赴考。”

周柏听着街边几个小商贩的唠嗑,脸上不由得有些不自然,不愧是首都百姓,那消息还真叫一个灵通。

居于神京,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他们都有一种其它州郡百姓没有的气质,自信。

即使只是一个街边吆喝卖包子的大爷,也能抬头挺胸,坦然面对一些奇装异服的番邦贵族。

这是长期以来,大旭在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远远领先,给他们塑造的高度自信。

揣着一袋蜜饯,周柏边逛边吃,一边打量着穿梭在这里的读书人。

有大旭四十八州的,也有诸属国番邦远道而来的参考举子,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这些地方自然是有和中央王朝不一样的文化。

服装最明显,与大旭邻近的属国还好,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大都会入乡随俗,放在人群中还不容易辨认。

可其它距离较远的番邦国家,它们的服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一般遵循北国粗犷大气、南国鲜艳明亮的原则。

这不周柏就在验证自己的所学,他画卷读书六十载,正册杂书一样不漏。

“扶南、吉蔑、蒲甘、身毒、竹域……”

“金、鲜卑、康、焉耆、姑墨、句俪……”

就在周柏靠在一个梁柱旁,对着路过的诸国士子低声点评时,眼角余光却突然发现,旁边站着结伴而行的三个举子,久久未离。

只见三人仪表堂堂,倜傥不群,却没有穿着舒适贵气的华服,而是俱穿着红色举人公服,连铜制半印也没忘记系在腰上。

很多人可能就会觉得,这是怕京城人看不起他们,以举人功名掩盖自己的底气不足。

然周柏一眼便认出这三人,正是不久前和周柏一起参加过龙宫比试的士子。

能被一尊龙神看重,他们哪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