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走的是这个路数啊(2 / 3)

目,偏偏他们却是一丝的头绪都没有。

大堂内所有人都望向王茂平,曲云帆他们自然是将希望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不过顺清这边自然是希望王茂平答不出来这道题目的。

此刻王茂平脸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不过脑袋却是飞速的思考了起来,将自己知道的与渭水、井水相关的典故在脑中过了一遍,很快便有了答案。

“怎么样,诸位兄台,是否有答案了?”苏文青开口道,我就不信这一题你们还能答得出来。

介存兄,就靠你了,你可一定要答出来啊!曲云帆等人在心中默默祈祷着。

“自是已经有了答案,答案是渭河之水更贵一些。”王茂平笑道。

“哦?可否请王兄说明理由?”苏文青开口道,即使答出了渭水又怎么样,说不出理由那就证明这个王茂平是蒙的。

“徐坚在《初学记》中提到过‘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而应劭在《风俗通义》卷三《衍礼》也曾经写到‘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诸人……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一个三钱,一个一钱,那自然是渭河之水要更贵一些!”王茂平解释道。

本来这个苏文青出的题目就非常的主观,渭河之水与井水本就不可相比。那自己说出的答案只要有理由作为支撑,这个苏文青就

ωωw.无从辩驳。

“苏兄,我回答的可对?”王茂平问道。

“王兄博通经籍,苏某佩服!”苏文青虽然有些不甘心,但王茂平确实是猜中了他出这道题目时的想法。

这是又答对了,曲云帆等人是喜形于色,不过题目如此刁钻,王茂平竟然也能答得出来,众人是佩服不已。

其实这道题中涉及到两个典故,饮马投钱与郝廉留钱。饮马投钱说的是安陵人项仲山每次在渭河饮马时,都要投入三枚铜钱表示不敢占便宜。

而郝廉留钱说的是西汉太原人郝子廉性格廉洁,一介不取于人,每次赶路,从井中取水饮用时,都会投一钱于井中。这两个典故,都是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宁江这边连续答对了两题,使得来踢馆的几个人士气异常的低落,原本来宁江会馆是来找自信心,踩着宁江会馆,来增加顺清的名气,现在可倒好,宁江学子倒是在自己等人的身上找到自信心了。

几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还是决定先撤吧,这万一出题人家再答出来,那颜面可真的是丢尽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