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找我?(2 / 3)

,变成环子后却只剩四十克。于是人家当时就不干了,当即来到府衙报官。

邵家银饰在府城的首饰铺中,规模算是中等偏下。不过他家也会承接各种首饰的加工、清洗的活计,由于他家的要价不贵,还挺受欢迎。

报官的人姓何,名叫何正山,也是府城中的殷实之家,家里开了一家瓷器店,不过为人倒是十分的节省甚至是有些吝啬。这次是因为给自己儿子准备聘礼,所以才准备将一只手镯改成环子。

不过虽然大的银楼加工首饰能更加精美一些,但价格贵啊,秉持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心思,不求最美,但求便宜,于是就找到了邵家银饰。

因为怕自家的金镯被店家偷偷地熔掉一些,还特意让下人全程盯着,因为何正山只要求打一个最简单的葫芦造型的环子,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家里的下人也是尽职尽责,全程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可到家后,何正山一称,好家伙少了足足十克,当即就不干了,连忙去找邵家理论。

可邵家的人说了,这是改成环子的正常损耗,而且这金镯子戴久了,里面有污渍,烧过之后轻一些很正常。这个解释何正山当然不能接受,那可是十克的金子,就跟剜了他的肉一样。

不过邵家的人说了你家下人可是全程在这里盯着的,怎么可能看着我动手脚而不阻止,还指责何正山该不会是想吞他的加工费吧。何正山气得够呛还无计可施,只能来官府报官。

对于这个案件知府于世廉也有些束手无策,金子的确是少了,但是谁也说不出为什么少的,给人定罪也得讲证据不是,于是无奈也只能把人先放了。

不过何正山哪里能接受的了,闹了个满城皆知,以前在邵家打过首饰或者清洗过首饰的人听说后,便赶忙查看起了自家的首饰,结果府衙又接二连三的接到了报官,一时间闹得于世廉是头疼不已。

罗安也去大的银楼询问过,像何正山这样的金镯改成环子最多也就折损二到三克,如此看来邵家银饰的确是做了什么手脚。可具体是怎么做到的,不但罗安他们不知道,那些银楼的工匠们也不清楚。

案子一下子就卡在了那里,这可愁坏了于世廉,他也派人去邵家银饰查看过,还让何正山的下人详细的演示过当天的情景,可惜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过这时通判倒是提起了一件很久之前的事情。

“大人,你有没有听说过东营府上阳县的范喜贵案。”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案子了。

不过于世廉才来平泽府五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