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卖杏脯(2 / 3)

拾好东西,黄氏准备去买过节的东西。

或许是看到自己孙子一直用毛笔沾水在石板上写字有些心疼,或许是因为今天赚到了钱心情很好,黄氏非常大方的给了王广顺一百文钱让他带着王茂平去买砚台和墨条。王广顺当时给他买毛笔时并没有买。

北泉镇并不大,王广顺上次买毛笔的墨文斋不仅卖文房四宝同时也是个书肆。刚走进墨文斋,就发现一些书生打扮的人正围在掌柜的周围,似乎是在欣赏着什么。

本着凑热闹的心理,王茂平也往前稍微的挪了挪。

“这是蔡襄的字帖啊!”

“还真是蔡君谟的《谢赐御书进诗表》!”

“笔势流利,结构端正,浑厚静定,不浮不躁,不愧是楷书中的经典之作啊。”围观的人称赞道。

“我这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得来的。”掌柜的颇为自豪的说道。

“掌柜的,这字帖卖不卖,我出五十两!”其中一个人急不可耐的说道。

“五十两你就想买,想的真挺美,我出八十两!”另一个人反驳道。

“我出一百两!”

“我出一百五十两!”

…………

屋里瞬间变成了一个小型拍卖现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场面热闹了起来。“有辱斯文啊,这成何体统!”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一边摇头一边说道。大叔,我怎么感觉酸味都快溢出来了呢,王茂平心里默默的吐槽。

最后,这本字帖被人以三百两的价格收入囊中。王茂平不得不感慨原来北泉镇有钱人这么多吗?王茂平本来还想着如果可以的话自己也买一本字帖,在现代字帖还是很便宜的,现在这么一看是他想太多了。

“两位需要点什么?”伙计走了过来。

“我想要一方砚台,最便宜的就好!”王茂平打消了让伙计介绍的想法,反正贵的也买不起。

“这种瓦头砚是最便宜的要五十文。”伙计说道。

“那墨条是多少钱?”王茂平接着问道。

“最便宜的墨条是三十文。”

王茂平和王广顺从墨文斋出来的时候,不仅将黄氏给的钱花光,而且王广顺又添了八十文给王茂平买了一百张毛边本纸。这个时代读书真的是太费钱了。

“乖乖,一本字帖竟然卖了三百两,这在咱们镇上都能买一四进院了!”王广顺有些感慨。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