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惜哉佳士(2 / 5)

“而后广立学校,博兴儒术,召集硕儒撰立《五经》章句,立德爱民。”

“中原纷乱,而荆州遗世独立,实乃世外之桃源也。”

曹操听到这话,琢磨一会儿,“世外桃源”这个说法有点耳熟,他转头望向荀忻,若没有记错……

韩嵩似乎也想起什么,解释道,“‘世外桃源’之语出自一篇杂记,传诵于太学诸生之间,嵩喜其文意而记之。”他想了一会儿,“作者不知其人,据传乃昔日太学荀生。”

只听上首的曹操重重放下酒樽,在众人错愕之时,他指着荀元衡对韩嵩道,“太学荀生岂不在此?”歌声、鼓声也没掩盖过他的笑声。

刚接过侍女倒来的清水,水还没咽下去就来这么一出,荀忻呛得低头咳嗽,颈侧与面颊处染上绯红,差点没当场去世。

侍立一旁仆从、侍女忙上前询问,为他递上擦脸的巾帕。

荀忻缓过一口气,便听韩嵩惊喜而问,“荀君即太学荀生?”

若非有曹操这个知情人在场,荀忻当即要矢口否认,天底下姓荀的那么多,太学里的“荀生”也不少……

恨只恨老曹在场,荀忻整理好咳嗽时弄乱的衣冠,揖道,“忻曾求学雒阳。”

“当年雒阳初遇之时,便记得元衡修锲作文,捷才之名。”曹操若无其事地将浸湿到酒樽中的胡须捞起,叹道,“多年不见元衡作文,竟忘此事。”

终于听明白的戏志才也笑,“如此缘分,当浮一大白。”他转而取笑荀忻,“元衡呼我为兄,兄竟被蒙于鼓中?”

荀忻跟韩嵩笑谈两句,应戏志才,“年少无知之举,怕为志才兄所笑。”

他赶紧转移话题,“侍中言刘牧广立学校,撰立《五经》章句……”说到《五经》时荀忻望向上首的曹操。ωωw.

曹操反应过来,站起身从一旁的凭几上捧起两本纸书,走到韩嵩案前,亲近道,“孤近日新得一书,德高不妨一观。”

“愿见其详。”韩嵩直跪起身,接过曹操如视珍宝般捧来的纸书。

纸张装订成册,虽然新鲜,倒也算不上稀奇。荆州的富商、世族早用上了左伯纸,自然也有装订纸书的。

戏志才见曹司空这种公然炫耀的行为,好悬没乐出声,趁着韩嵩低头看书,向他对面的荀忻挑一挑眉,神色戏谑。

韩嵩翻开书页,认出书中抄写的是《尚书》,观赏一番其上字迹,品评道,“八分颇得蔡伯喈之韵。”

写工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