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周大嫂的心思(1 / 3)

秋天的粮食丰收了,大队上又开始忙着犁地,耕地,种小麦,种油菜。

等到农活都干的差不多了,钱队长这才组织村里的村民们,去大队上分粮食。

今年许倩家里可不是,连一个工分都没有了。周文军回来了后的这段时间,一直在大队上干活,每天都是拿十个工分。

再加上几个小的捡麦穗,也有几个工分。另外许倩前段时间把屋子借住给下乡义诊的医生,还有三十个工分。

这些全部加在一起,工分还真不少。

因此今年许倩不需要另外再拿钱去补工分了,他们挣的工分已经够分口粮了。

当然多余的工分也没有,他们是分不到钱的,而且家里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许倩还要拿钱来买粮食,当然在大队上买粮食的价钱,可比去黑市便宜多了。

她当初在黑市上买粮食换的钱,在大队上买粮,都可以买到四倍的粮食了。

因为空间的粮食不多了,因此许倩这一年都未去过黑市卖粮了,反而还在大队上,买了不少的粮食回来了。

许倩仔细的计算过,不算周文军这个人的口粮,她只需要每年从大队上买两百斤的细粮,就够他们吃到八十年代了。

可实际上,许倩每年买的粮食,加上分的粮食,远远不止两百斤。再加上他们还要吃红薯,玉米,大豆之类的粗粮。

因此粮食这一块还是比较宽裕的,即便是几个孩子的饭量再翻三倍,许倩也有足够的粮食,给他们几个孩子吃。

今年收成比较好,秋收后分的粮食也稍微多点。许倩一家光是玉米,总共就分了四百五十斤,比去年还多了三十斤。

红薯分了八百二十斤,比去年多分了四十斤。黄豆分了三十二斤,比去年多两斤。就连非常稀缺的棉花也比去年分的多。ωωw.

去年是每个人分半斤的棉花,而今年每个人却是分了八两的棉花,许倩母子五个人人加在一起,总共是四斤棉花。

这么多的棉花都可以给一大家子人,一人做一件新棉衣了。

或者是做一床薄薄的棉被。

村里很多人都不舍得做棉衣,而是把棉花省下来,做成棉被,在乡下不管是嫁闺女还是娶媳妇,这些东西都不能少了。

其他粮食分完了之后,最后才是分稻谷,稻谷的产量虽然也有增加,不过大队上却没有多分,和往年一样。

成年人分三十斤,六岁以下的孩子是十五斤,六岁到十二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