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大战前夕(4)(2 / 5)

其中宋献策是大军师,李岩是左军师,顾君恩则是新拜右军师。

本来,李自成还打算召左懋第一起问策,最终却被宋献策劝阻。

李自成便也不再坚持己见,因为他也知道左懋第仍旧心向故明。

“几位军师,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不出意外南明真是要北伐了。”

李自成仅剩的独目显得格外的锐利,整个人看着也是精神头十足,完全没有沉迷酒色的颓废样子,而事实上李自成也确实勤勉。

李自成的能力或许有欠缺,但治国却是认真的。

自登基以来,李自成一直都在励精图治,提升大顺的国力军力。

只不过碍于陕西省的资源、人口及地理,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唯一卓有成效的就是骑兵建设的很不错,现在大顺已经拥有十万骑兵,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而不是拿来凑数的骡骑兵驴骑兵。

李自成对于骑兵情有独钟,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稍稍一停顿,李自成又道:“如果南明真的北伐,我大顺该当如何自处?”

“隔岸观火。”宋献策当即应道,“我大顺只需静观其变,待明军与建奴打得两败俱伤之后再行发兵,即可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快哉?”

“不可。”顾君恩却是反对道,“大军师岂不闻唇亡则齿寒者乎?”

“胡扯!”宋献策极不客气的训斥道,“何为唇?何为齿?什么时候我大顺与建奴竟成了唇齿相依的友邦?还请右军师教我。”

顾君恩急道:“在下何时说过我大顺与建奴是唇齿相依的友邦?”

“还敢抵赖?”宋献策哂然道,“你方才不就说了唇亡则齿寒?”

“大军师此言诛心。”顾君恩道,“在下说的唇亡则齿寒,不是指我大顺与建奴乃是唇亡齿寒的友邦,而是说一旦建奴被南明所灭,则我大顺亦将独木难支。”

“什么意思?”宋献策冷着脸反问道,“你是说我大顺不如南明?”

“圣上明鉴。”顾君恩不再理会宋献策的胡搅蛮缠,转过身对着李自成说道,“方今天下四分,四川的张献忠已经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大顺虽有圣上励精图治,然而限于陕西的地理人口,国力军力充其量也就跟建奴打个平手。”

稍稍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