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孔子,大同世界(2 / 3)

这才让他舍下一张老脸,全力支持公子鸿。

然而,孔丘原本就是一个性情中人,固然老谋深算,却也不愿意使用阴谋诡计去击败对手,击败自己的政敌。

准确来说,孔丘是不屑于使用卑鄙的手段,去铲除自己的政敌……

只是,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因为一旦公子恒在这一次的嫡庶之争中胜出,公子鸿与孔丘等人都落不到好。

万一庆忌薨逝,继承大位,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公子恒,岂能不秋后算账?

这样一来,不止是公子鸿,孔丘、曾点、冉耕等儒家出身的大臣,还有申息、被离、烛庸等吴国本土的老世族公卿大夫,恐怕都免不了要被清算……

届时,面对他们的,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们被吴王恒贬黜,闲赋在家,或者是流放到岭南、西南之地。

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服毒自尽,或者是被吴王恒抄家灭族……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他们这些失败者,为吴王恒所不容,不得不逃奔晋、齐、宋、鲁等中原列国……

这些,都不是孔丘等人愿意看见的后果。

残酷的夺嫡之争,毫无疑问,会极大的改变吴国现有的格局。

那么,孔丘为何会鼎力支持公子鸿上位?

公子鸿是孔丘的得意门生,深受后者信赖,这只是一个方面。

孔丘的最大用意,就是期望将公子鸿打造成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贤君明主”,让吴国实行上古之世的大治!

实际上,孔丘并没有放弃自己恢复周礼的崇高抱负!

孔丘的**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ωωw.

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世界景象,也是孔丘憧憬的最高理想世界!

公子鸿,正是孔丘心目中的理想明主人选。

至于公子恒,行事作风酷似庆忌,其为人更是被孔丘识得,绝不可能容忍孔丘将一切推翻重来的。

而申息、烛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