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均衡发展(1 / 3)

“今天,我受上级指派,和你进行廉洁谈话,廉洁谈话不是约谈,主要是围绕廉和责这两个方面......下面请你介绍一下白沙埠镇关于廉洁建设的有关情况。”

白沙埠镇,简陋的会议室里,刘建明正在接受上级巡视员的谈话。

虽然只是几个月的摸爬滚打,但掌管一镇带来的种种历练,还是让刘建明褪去了青涩,变得成熟稳重起来。

“白沙埠镇的在籍人口是四万一千三百三十一人,财政供养人口是一百一十七人,其中十三人是上级财政统一拨款,其余为财政自筹,上级派我到白沙埠镇以来,我高度重视廉洁建设,召开主题会议十一次,主持学习刘总办重要讲话二十余次......”

谈话结束,气氛终于没有这么紧张,上级巡视员笑道:“小刘,我来的时候在镇街看了看,这个镇的发展很不错嘛!”

刘建明笑笑:“领导夸赞了,白沙埠底子好,靠着沂河,搞运输搞贸易都很适合,我发挥的作用倒是不大。”

巡视员点点头,感慨道:“经济发展是一方面,还要注意均衡的问题,在有些同样商贸繁盛的地方,有些富户日子是好过了,可还有条件不好的老百姓,温饱尚且是个问题。”

刘建明点点头,不无感慨道:“镇子一共三十二个村,上任以后,我全跑了一遍,您说的对,就一个小小的镇,差异却很大,靠河的那几个村,有人跑船,有人家里有水浇地,日子过得很不错,可往里走,就不行了,尤其是在山上的几个村,地是沙土地,收成不好,这次夏粮打下来,完成征购任务以后,算一算剩下的,口粮还不够,只能吃救济。”

巡视员看着沂河上往来的船只,“刘总办此前要求,三年内,要让东山有一个彻底的变化,这最大一条,就是要彻底性的解决温饱问题,如果吃不饱,穿不暖,那彻底的变化,就无从谈起,今年的夏粮,收成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胶东起了战事,但刘总办心系百姓,没有大量征购,我走了一些地方,老百姓的生活总算还能过得下去,不过吃救济粮也不是个长久之策,建明啊,你挑一个辖区里条件不好的村子,我们去看看。”

得益于春天的时候刘总办发下一批良种玉米,因此夏粮收获还可以,现在又到了播种冬小麦的时候,农业厅又发下来大批的良种,加上此前提到过供养人口不多,老百姓税负得到了极大的减轻,虽然现在一些地方吃饭仍然是问题,需要上面救济,但可以预计,到了明年,粮食收成会很好,到时候吃饭的基本问题就会得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