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静静的沂河(1 / 3)

沂河穿过沂县,造就了两岸富饶的河滩地。

通过修渠引水,两岸数万亩地都成了上好水浇地,虽然有年馑仍然难免被淹,但能免遭干旱之苦已经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些水浇地里,单单是老陈家的,就有四千多亩。

老陈家号称“陈半街”,这沂县县城最繁华的地方,有半条街都是他们家的。

之所以能攒下这么大的家业,不是因为老陈家生意做得好,更不是因为勤俭持家,而是老陈家的孩子会读书。

自明以来,老陈家单单是举人,就出了三十多个,可谓文风鼎盛之至,哪一任县太爷来了,不得先来陈家拜访,来到那一座座的牌坊跟前,顶礼膜拜呢?

陈念祖是这一任主事的,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虽说是停了科举,但陈念祖乃是当年正儿八经的举人,文曲星下凡哩!

有这样的威望,这样的才气,陈老爷当然不是等闲之辈,别看这沂县此前才遭了蝗灾,可陈老爷的宅地却富丽堂皇的很,仿佛感受不到任何灾年的气息。

不光感受不到,陈老爷还打算扩建宅院呢!可惜蝗灾之后没有大旱大涝,要是那样,陈老爷的土地规模还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往西走的沙土山地产好烟叶,每每选了最好的,先在炕房里烤好,然后拿蜂蜜兑水喷了,拿铡刀切成细细的丝。

陈老爷不抽水烟,不闻鼻烟,唯独好这口旱烟,当然了,他抽旱烟跟乡下老汉抽旱烟可不一样,不光是烟叶不同,烟袋杆还要用白铜一点点打出来,烟嘴是翡翠的,点着之后,乡下老汉就拿手指压压膨胀的烟丝,而陈老爷要用一个纯金刻盘龙的小柱子一点点压好。

平日里光伺候他抽烟的小伙计,就有两个呢!

“柱子!”

“老爷,来了!”

年轻伶俐的小厮忙不迭上来装烟,装好了,再掏出洋火来,一下就擦着,给老爷点上,另一个举着烟袋杆,很有节奏,每隔一会

儿就送到老爷嘴边,让老爷抽一口。

陈老爷摊开一张上等宣纸,开始作画。

葡萄架下,一只狗儿慵懒打盹儿。

柱子装完了烟,点完了火,小心翼翼道:“老爷,今天白沙埠有人去清丈土地,可却没先来咱们府上......”

陈老爷胸有成竹,“急什么?该来总得来,晚来不如早来!他们若是来得晚了,我总得叫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另一个则说道:“我还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