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就这?(1 / 3)

进了城,龙池将军在官署大排筵宴。

晋阳城的名流士绅都来赴宴。

山珍海味不足以形容席面的丰盛,许多精致面食也让人大开眼界,酒用的是号称五十年陈的老汾酒,不知道是怎么保存的,的确凛冽清香,与新酒大不相同。

酒过三巡,龙池将军笑道:“诸位,不要光顾着喝酒,也给刘总办介绍介绍此地风土人情。”

一个戴着水晶铜把眼镜的老头儿,一捋胡子,就开始讲古。

无非是煤省商人如何如何,扯来扯去,就扯到了河东盐商,只见老头儿神情激动,“要是没有这河东盐池,西北数省的百姓,都得吃那土盐,那东西吃不好会死人的!当年数次评判,河东盐商都大量捐输,一句国之柱石,当得起!”

龙池将军就斜着眼看刘子祥,你不是国之干梁吗,这下好了,人家是国之柱石,你们打去吧,你要是敢寒了“有功之士”的心,看我们怎么编排你呢!

有人就会疑惑,至于这样吗?

一个帝京来的钦差,地方上不是想着怎么讨好,反而是想着怎么拿捏?

且不说龙池兵强马壮,就算到了后来,情况也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一声令下、莫敢不从。

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分税制实施的始末,当年大上司亲自带队赴粤,可省督竟然敢不见他!

龙国几千年的历史,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凡是地方强上边弱,后面的走势都不太好,这跟米狸奸刚好反过来。

后来上边有高人,逐步推进强——弱——强的三层格局,上头很有钱,地方很有钱,可行省就相对来说不宽裕。

这一点在发达地区的城市感受更明显,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东部很多地方,省会城市市属的体系内工资要比省属的高很多。

当然了,后世之所以推进那么困难,主要是没有几张牌可以打,谈不拢也得谈,又不能兵戎相见。

这跟刘子祥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最好是谈得拢,如果谈不拢......

不过话又说回来,综合了很多因素,刘子祥北上库伦打的是心安理得,在内部,如果能不用武力解决问题,还是不希望用武力解决问题的。

刘子祥在席间表示对盐商们的历史功绩非常感兴趣,请这些名流老头儿详细讲一讲。

老头儿们眼见刘子祥被说动,兴致大发,毕竟这可是给钦差大人当老师呢!

“话说以前平回、平捻,盐商们一次捐输就高达数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