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欠债还钱(1 / 3)

又过了几天,刘子祥留下队伍在城外操练,自己带着一小支卫队就进了城。

进城倒不是为了玩乐,而是有正事要干。

归化城号称塞外第一城,那不是吹的,毕竟是内地与草原的贸易桥头堡,商业的繁华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兴盛,这座塞外明珠,看起来竟然比内地一些古城还要繁华些。

段掌柜介绍道:“这是旧城,几百年了,自然商业繁盛,药铺、茶楼、戏园子、堂子应有尽有,这地方,平民老百姓不多,大多都是走草原的贩子,大大小小上千户,有大有小,加上他们雇的伙计,养**马夫,随队的通译,这就是旧城的居民。”

嗯,典型的商业城市,这些人的购买力很强,走一次草原,只要能活着回来,哪怕是小商贩也能赚的盆满钵满,很多人吃这碗饭吃惯了,不再像内地农民那样保守,有了钱就享受,没钱了再凑一堆货去北边卖钱去。

赊欠同样很流行,但没人敢欠钱不还,否则这座城乃至整个西北,都不会再有人给你做生意,商人们彼此认识,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还有新城?”

段履庄答道:“总办,所谓新城,其实就是绥远城,本来是个卫城,是历代绥远将军驻防的地方,这些年来,兵将都没有了,随着贸易逐渐频繁,来往商人越来越多,归化城跟绥远城也就融到了一起,只不过还是两个建制而已。”

刘子祥大手一挥,“既然这样,那还费这个事干什么,我回头打个报告,合到一起好了。”

段履庄马上道:“那还请总办赐个名。”

刘子祥想了想,“就叫归绥县吧。”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明明就是挨在一起了,还要分成两个地方,其实大多都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又因为种种阻力,迟迟没有合并。

比如后来发展为旅游名镇的乌镇,其实是乌镇和青镇两个建制,在以前,这两个镇明明是仅仅挨着没有明显分界线的一个地方,却分别属于两个县,水上的盗贼只要过一条小河,另一个县的捕快就那他无可奈何了。

即使刚过完年,天仍旧严寒,可归化城内仍旧繁忙。

年前没卖出的皮子,重新开始交易,卖主和买主把手藏在袖子里,谈拢价格后就付钱,并不告诉外人成交价是多少。

有拉着骆驼的“单帮”,撇着腿走路,这是常年骑骆驼留下的后遗症,他们最重利润,常常不等雪化,就带了紧俏货物去草原。

这时候牧民需要处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