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慢点吃(1 / 3)

石头打小就在街面上跑,对帝京的各处地界很熟识,没多久到了西打磨厂街。

这条街上的旅店是最多的,要说起来还有一段渊源。

本来帝京的旅店在城郊比较多,前朝的时候,外省人进城基本不找店家投宿,而是住在会馆之中,到后来很多人还延续了这个习惯,比如那位讲过很多名言的迅哥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住在绍星会馆里。

后来的动荡时局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动,同时科举停办、朝廷垮台,许多会馆无力也没有必要再支撑下去,于是投宿的功能就被许多旅店替代了。

西打磨厂街有多少旅店呢?

大概有七十多家。

石头慢慢停下来,扭过头,对刘子祥说:“爷,这地方,同泰店,有您说的院子。”

刘子祥点点头,掏出几块大洋,“回头安置安置家里,明天一早来候着。”

石头本来已经做好了在店家柴房里歇一宿的准备,听到刘子祥这样说,自然是感激不尽,又看他给钱,更是激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

嗫嚅着想拒绝,刘子祥却摆摆手,转身领着两姐妹进店了。

石头愣了一会儿,从身上掏出零钱来,给另一个车夫付了账,那车夫双手把钱接过去,弯腰仰头,“您这是交好运了,以后可别忘了我们这些穷哥们儿。”

石头笑着点头,嘴里却说道:“遇见好人了,这位爷心善。”

转身拉着车,不知道怎么的,两股泪流下来,看见前头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带着一个孩子要吃的,放下车到旁边买了六个包子,拿纸包了,送过去。

“吃吧,吃吧,这世道,还是有好人!”

.......

那边刘子祥进了店,肩膀上搭着毛巾的“撩高的”迅速迎上来,一个千打到底,“您吉祥,后边瞧瞧,看完了再住。”

“我不是旗人,要单院儿,带路去看看。”

那“撩高的”也不慌张,直起身子来又拱手,“瞧我,都这年月了,脑子转不过来,您别见怪,别见怪。”

说完扭头喊一声,这喊声并不像饭馆子里那样响亮,能确保屋内的其他跑堂听见,但不会影响后面的客人,“单院贵客一位,奉送一桌接风酒嘞!”

“得嘞!”

就有小伙计跑过来,领着刘子祥三人往后走,那撩高的一直弯着腰,等刘子祥到后面去了才又回到门口迎宾。

小伙计殷勤介绍,“爷,我们这进店一桌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