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良逢(2 / 4)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1264 字 2023-04-25

有人袭击我,现在应在西北方向!”

两位神临境青牌,二话不说,又疾往西北方而去。

而姜望看着将自己牢牢困住的星柱囚笼,虽不知它的来历,但也感受得到那股不容遁逃的法家威严。难免有些无语……

“岳大人请收了神通!”他原地追了一声。

好在他对五仙如梦令声部掌控得不错,而岳冷的耳朵也还灵便,疾行之中,反手一抬天罗盘,便收了天罗之阵。

星光之柱散去了,姜望独立在夜空下,又重新淹没在寂静中。

此地发生的巨大动静,当然惊动了不少人。但这星月原上零散的势力,却是没有哪个敢前来察看的。

所以天罗之阵消失后,星月原反倒更安静了。

“观衍大师……我实在抱歉。”姜望又在心里道。

观衍大师虽然说他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昨夜没有降临,很明显就是察觉到有人在观察姜望,因而沉寂。

只是在平等国的神秘强者试图影响姜望时,才迫不得已出手。

这份人情,姜望欠得大了。

当初他帮观衍送还僧衣,什么谢礼都没有要。

但此后观衍数次指点,其实已经胜过所有谢礼。又有今夜这一遭……

观衍的声音通过玉衡星力降落,仍是带着温柔的笑意:“我虽已脱离悬空寺,除戒还俗,身非佛子。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旁人,把你这赤子引入歧路啊。”

佛门戒律是用比律法更严格的规矩,束缚人心的恶念。让修行者的一言一行,都在佛门所定义的、“善”的框架中。

但真正的“佛”,真正的“菩提心”,却是完全可以抛开这些戒律,根本不需要任何束缚,一言一行依然能见本心。

>

这也是儒家先贤所言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说按照儒家典籍,潜心学“礼”七十年,可以修行至随心所欲却诸事合矩的境界。

在姜望的眼中,观衍就是这样一位存在。

昔时森海源界五百年教化之功,今夜与平等国那位神秘强者禅心论道……都让姜望敬服不已。

其人虽已还俗,但却如立不朽金身,乃真佛也。

姜望叹了一口气:“大师之德,姜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