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学校(3 / 4)

,而是应该成为大学生,科学家,企业家。”

“是啊,咱们这里的大人都没有多少学问,所以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既然知道,就要让他们了解情况,不要耽误孩子们的未来。另外就是我觉得现在好多村里甚至吊庄办的人在外面开店,需要学习一些知识,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学会算账,甚至简单的看地图,要不然好多年龄稍微大一点,三十多岁的人不认识字,看不懂地图,看不懂公交站牌,寸步难行,根本没办法出去打工。”

“这是个好事情,我肯定支持,不过村里人会不会听你的?”

赵舒城看着白老师自信的说道:“放心吧,白老师,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也是看过不少书的人,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讲道理不管用,还可以利益诱惑啊。”

“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娃娃如果真的能掌握知识,那么比他们在地里拼死拼活挣得多的多,也比他们开饭店挣得多。”

“你这个想法很特别,之前都是给他们讲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事情,所以也就不关心,甚至不放在心上。”

白老师对于赵舒城的这个办法很满意,毕竟只要能让孩子们上学,他们的未来才多姿多彩,不会被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地方。

赵舒城跟白老师约定好之后,又找到马得福跟张树成,说了自己的想法。

张树成深有感触的说道:“唉,你又走到我们前面群了。我们光想着让群众富裕起来,没关注到他们的精神文化建设。你说的很有道理,孩子们才是未来,我们不能让玉泉营的孩子没有未来。”

“这个事情额支持,额也会让其他村子的人都去听听,让他们也长长见识,知道有学问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咱们这里玉泉营有不少孩子,你说的跟着家长出去打工的也不少,之前因为咱们这里也没有学校,咱们没办法让孩子们上学,只能放任不管。但是既然咱们这里有了学校,就要让孩子们都去上学。”

“再说了,咱们国家是有义务教育法律的,这些娃娃们最少要让他们上万初中,到时候是龙是虫也都能看出来,能继续上学的就让他们上学吗,不能上学的也已经不小了,不管是打工还是干什么都没得问题了。”

“到时候额也去,你说的要是他们不听,额说他们,肯定让孩子们能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