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动员(3 / 4)

们农业研究,实验场地很关键,越是场地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杨和摇了摇头,说道:“并不是地方大小就有用的,不过我这里确实有点小了,现在这个院子还是我自己租下来的,跟院里打了不少的报告,一直不能给我批地。”

“关键室外的地不符合要求,咱们养殖蚯蚓,肯定要有一定的地方限制,如果在外面,很容易跑了。再说蚯蚓也有很多的天敌,比如说老鼠、蚂蚁等。野外的动物太多,对于实验有很大的破坏。”

“何况我想要研究的蚯蚓不单单是现在的这一种,不同种类的蚯蚓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因为场地限制,现在只能实验最基本的一种。现在卡住研究的瓶颈就是地方太小了,没办法研究蚯蚓粪对于土壤的改良作用,也没办法看看蚯蚓养鸡到底什么效果,这些都是需要很大的场地,还需要不少经费。”

“可惜现在农科院的研究科目不少,每个项目下面分到的经费就有限了,更别说蚯蚓项目短期内根本看不到经济效益,所以就更不受重视了。”

赵舒城听到这里明白怎么动员杨和去玉泉营了,不由说:“那杨研究员,要是解决了场地跟经费问题,是不是就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出现了?”

杨和点点头,说道:“当然,不过仅仅是有经费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研究设备才行。我们现在研究只能靠着放大镜,一些显微镜根本轮不到我们试用。”

九十年代国家经济还很落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大部分都没有发展起来,宁夏更是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处于经济落后地区。国家经济落后,相应的分到各个地方的研究所研究资金就不多。本身宁夏就穷,给农科所的拨款就更少了。农科所就想着用最少的经费解决最大的问题,现在首要的是提升农作物产量跟经济作物,对于蚯蚓这样没有多少作用的研究当然就不重视了。

赵舒城看着杨和说道:“杨研究员,其实弄块地方给你做研究不是问题,就算是实验蚯蚓改良土壤、蚯蚓养鸡等实验也都可以办到。”

杨和听到赵舒城的话很激动,直接抓着赵舒城的手问道:“你有什么办法,你能帮我弄到土地?”

赵舒城看了眼马得福,说道:“我们玉泉营那个地方,现在正在号召西海固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吊庄移民,给划了两万多亩的土地,现在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正是地多人少的时候,空闲的土地还有不少,只要你愿意去做研究,俄们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