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杨研究员(3 / 4)

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任务。

旗下有很多的农业研究所,有农作物研究所,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生物研究中心等。

赵舒城跟马得福要找的就是生物技术研究所,这里是省里重点研究室。马得福跟赵舒城紧张的走近研究室,却发现跟自己设想中的各种高科技一期,都是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员很不一样。研究人员大部分都是穿着旧的中山装,研究设备虽然看不出好坏,但是大部分应该都是一些旧设备,看上去应该有些年头了。

>

不过赵舒城对此反倒不在意,自己来是寻求帮助的,不是来看看研究机器的。再说了除非是研究基因突变的,其他的生物研究现在的设备完全够用。

“你们找谁?”

一个研究人员看到了出现的赵舒城跟马得福,一看就不是研究中心的,直接开口问道。

“这位老师您好,我是玉泉营吊庄办的马得福,这位是俄们那里的赵舒城,这是我们的介绍信。额们就是想来闻一下,咱们这里有没有关于蚯蚓养殖的研究。”

研究人员接过马得福手中的介绍信看了一眼,这才说道:“有是有,不过你们找杨和研究员干什么?他现在应该在实验田,根本不在研究中心。”

“俄们是想来咨询一下蚯蚓养殖的事情,那俄们应该怎么去找杨研究员?往哪个方向走呢?”

马得福听到杨和研究员不在,不由担心的问道。

研究人员给赵舒城跟马得福指名方向以及怎么前去,两个人这才走出研究所,直接作者公交车来到银川郊区的实验田。

这里跟之前的农科所又是完全不同的画面,如果说农科所还是有点科技含量,这里就完全是一个乡村,地里面全都是一块块划分的小地块,里面种植者不知道什么东西。也没有任何的防护,也没有什么配套设施,如果不是地头插着木牌子,谁也想不到这里居然是实验田。

赵舒城跟马得福费劲半天才找到正在一个院子里面的杨和教授,这个院子很小,里面只有不到不到两分的地,里面除了一件破破烂烂的房子之外,只有一小块的实验田。

赵舒城一眼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学生再地里面忙活着,应该就是杨和研究员了。

“您好,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