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侯天锡(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84 字 2023-03-06

黄得功的慎重是有道理的,这不,眼下顺军已经在宝鸡集结了近万兵马,至于凤翔城内更是集结起来近四万人,实力远远压倒了前来进攻的黄得功部。

不过对于黄得功来说,好消息是,宝鸡-凤翔一线的顺军存在着一大问题和一大困难,所以黄得功尝试夺取宝鸡-凤翔一线的图谋并非没有胜利的可能。

是的,顺军的一大问题是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这主要是因为现在保守宝鸡、凤翔的兵马不是从川北一路败逃回关中的,就是接到李自成撤退命令后,违心的丢弃榆林、延安、庆阳等陕北老家,辗转向西撤退的部队。

这些从各地撤退之宝鸡、凤翔的军人,面对连续的失败、未免有些悲观失落,甚至对大顺政权开始离心离德,因此,身上十停本事能保留四五停就不错了,根本无法发挥出全部战力来----按两地守军五万人来计算,五停战力,折合下来,实际也就相当于明军二万五千人而已,虽说依旧较黄得功部兵力较多,但也多的非常有限,并不支持李自成对黄得功部实施大规模的反击。

密码563743675

而顺军的一大困难是军粮不足。

没错,宝鸡和凤翔的顺军中的大多数都是急切间从各处撤退而来的,根本就没有携带太多的粮食,而且各路顺军在撤向凤翔、宝鸡期间,由于担心敌人的追击,又不敢在撤退路上停留太久,因此也无法依靠抢劫各地百姓的过冬口粮获得足够补给。

至于李自成更是没有早早的在宝鸡-凤翔这边储备军粮----由于小冰河时期还没有过去,所以李自成再次控制陕西以来,大顺朝廷虽然采取了各种恢复农业生产的办法,但陕西经济形势并没有太多好转,以至于大顺朝廷手中始终没有太多的存粮可用;再加上弘光三年以后,明军在川北、兴安、商洛、潼关等方向对顺军施加的强大压力,迫使顺军把大量粮食运往一线充当军粮,故而作为后方的宝鸡-

凤翔,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积蓄;此外,潼关失守的速度要比李自成预计的较快了,这就导致了李自成也来不及将各地不多存粮全部运到了宝鸡-凤翔等地作为军粮储备----故而,眼下宝鸡城内只有供万余兵马吃2个月的粮食,凤翔城内的粮食甚至仅够全部4万兵马吃不到20天的。

一方面是军心不稳、不能野战,一方面城内粮食又不足大军长期食用,再加上固原城方向不断向凤翔求援,所以李自成最终决定放弃凤翔城,将所部撤往陇州及平凉境内,以避开明军锋芒;而在撤出凤翔兵**